“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这可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要是不把它解决了,那些师傅们,是绝对不可能放心的对徒弟授艺的!”想到这里,刘宏就开始琢磨了,“要不,对那些用心教徒弟的,朝廷给一定的奖励,再让徒弟出一大部分补偿。彻底的解决了师傅们的吃饭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人心都是向利的,没有利益的引导,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而如果师傅们真心授艺,国家和徒弟,都是受益者,让他们出点补偿,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过我想的倒是挺好,那些徒弟们会愿意吗?”
想到这里,刘宏又犯了嘀咕了。要知道,朝廷的事情,他可以说了算,他定下来,也就成了事实了。可是徒弟们呢,朝廷并不能直接管理他们,他们要是不同意,朝廷也没什么招啊。
这下,刘宏真是犯难了。既然要把它搞成一项国策,为了让它可以延续下去,朝廷就不可能给师傅们太多的补偿。最多也就是给点贡献点儿啊,免点税啊什么的。否则,朝廷早晚会被它拖垮了的。这样一来,补偿的大头,还是要落到徒弟们的身上。而既然人心向利,又没什么制约,徒弟们不答应,最起码一部分人不答应,就是难免得了。
“对了,不是有文武农工商这五个行业协会,我完全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想到这里,刘宏就打定了主意了,“没有制约,就给他们找个制约。没有管理,就给他们找个管理地方!”
第318章 定师徒制度鼓励传承
“不仅是徒弟需要管理,师傅也要一起管理起来才行啊!否则,一旦收徒弟有利可乘了,难免有败类想要借机钻空子!”
想到这里,刘宏就决定了。他要借这次机会,好好地规范一下师徒制度,为大汉,彻底的解决这个传承的问题。
人类的发展,就有赖于传承。所以关于传承的事情,那是需要慎之又慎的。因此,刘宏呆在房中,就开始仔细的琢磨了。
“关于学艺传承这方面,抛开学校不提,一般情况下,除了学徒主动去拜师,就是师傅相中了徒弟,去主动收徒了。”刘宏琢磨了半天,应该就是这两种情况,“拜师这种情况,可以不加干涉。只要他同意出师后付出代价,任何人,只要师傅愿意收,家人也不反对,就都可以拜师。不过这个收徒吗,就要加以限制了。必须给他们定个级别,不到级别,收徒得不到朝廷的承认和保护。省的那些滥竽充数的家伙,去误人子弟!”
刘宏想了想,这方面,也就只能这样了。
“不过这个收徒拜师,要和学校那种情况区分开的。”
在刘宏看来,两者虽然都是为了传承,不过他们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学校的是老师,只负责教课本的知识。而师傅,秉承师徒如父子,那是要会什么教什么,需要倾囊而授的!再者说了,学校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足够的利益了。见月得到的薪水,朝廷给的奖励点什么的。和那种授徒过程中,除了让徒弟帮工,几乎得不到其他的利益,甚至还要自己掏钱负责徒弟吃穿的师傅,差别大了去了。
想到后世,这两种情况经常混饶了。有些学校,还不要脸的以师徒如父子说事。让学生们给那些老师下跪表示感恩。刘宏就觉得,有必要,在一开始,就给他们分清楚了。省的那些学校的老师,见到利益,也上去插一脚。
“既然这样,正式拜师收徒。就要搞得正规一点。必须先要到行业协会去登记,然后公告同行,举行仪式,彻底的确立下名分。这样一来,要是以后哪个徒弟真的不认账了,就算是行业协会治不了他。同行们的唾弃,也能让他无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