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也算是改革了不少东西了,就属这一次支持的人多。不过刘宏也知道,不管什么样的政策,都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支持。就像是这次,虽然广大的百姓,甚至很多的世家门阀,都对这个政策乐见其成。可是仍有很多拥有王位的皇族,对爵位改革很不感冒。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爵位改革之后,就不在有王位了。这肯定意味着,他们的王位不保了。而且这样了还不算完,他们同时还将失去对封地的管理权。这么算下来,他们算是里子面子全都丢了,他们要是能够愿意才怪呢。
这个政策,会引起皇室的不满,早在众人商议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可是为了以后稳定,刘宏思考了半天,还是决定,要硬着头皮这么做。
皇族过多的危害,早在景帝时期就已经很严重。否则也不会出现著名的削藩令,和后来的推恩令了。
可是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都已经到了汉末了。要不是刘宏穿越,大汉朝眼看着就要覆灭了,可是现在的汉朝,竟然还有十多个拥有王位的呢。
东汉时期的藩王,虽然还有封国,可实际上,他们已经只食不治了。说起来,就算是留下他们,也问题不大。
可是就算藩王只食不治,他还是拥有属员的,会对刘宏的官制改革形成威胁。所以刘宏一狠心,干脆将他们彻底的除了算了。省的以后,再出现什么问题,让后代为难。
不过这些藩王,怎么说也是刘宏的亲戚。尤其是河间王刘利,可以算得上刘宏的至亲,所以对他们,刘宏一定要进行安抚才行。
可是要怎么进行安抚,刘宏这下犯了难了。说起来,刘宏对这些皇亲很不感冒。就算是和他至亲的河间王一脉,这么多年,也没见他们主动帮助过他们孤儿寡母一回,就别说其他的皇亲了。
经过一番考虑,像是中山王、下邳王这样的,本身就快死了,而且还没有子嗣的,就不用理他们了。而河间王,不管怎么说,也算是至亲。让他占点便宜,倒是能说得过去。
可是其他的那些藩王,刘宏一直拿不定主意。刘宏和他们也不熟,关系也不近,这个情况最难办了。要是他们吃亏了,他们肯定不愿意,而别人也会说他薄情寡义。可是要是他们沾光了,刘宏不就亏了吗,这样刘宏就不愿意。
河间王那里,刘宏派刘倏亲自前去交涉。承诺,虽然将河间王的王位变成了公爵了,可是封地不会变小。而且不仅河间王的长子刘陔,可以继承爵位。就连次子刘康,和他弟弟刘佗,都能得到公爵的爵位。
这样算是多加两个公爵,当作取消藩王的补偿,河间王也算是满意了。不过要是他知道,历史上那两个人,一个被封为济南王,一个被封为任城王,就不知道他会怎么想了。
有了河间王的例子,其他的那几个藩王,也就好办了。封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也用增加爵位的办法进行补偿。不过他们就没有河间王的待遇了,只能给他们多加几个侯爵补偿。要是给他们的待遇,超过了河间王,会被人骂里外不分的。
刘宏的补偿方案,绝大多数的藩王基本上满意了。东汉的藩王制度,藩王基本上名存实亡了。而且,根据朝廷一直以来针对藩王的政策,他们也早就都做好了彻底的被削藩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