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郡主听从了谢慕华的劝告。直到这一次,谢慕华即将去雁门关,才告诉柴郡主要留下来,并且要在自己走了之后,和潘惟吉相认……
“你还是不相信吗?”柴郡主低声说道:“我的弟弟,腰后有一块巴掌大的胎记,你有没有?我的弟弟头发是三个旋儿,你有没有?我的弟弟……”
一连串的排比句,就像一阵阵惊雷在潘惟吉的耳边炸响。他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去相信谁?忽然之间,自己的一切都被颠覆了,自己的父亲原来不是父亲,自己的身世居然是这么的离奇,那……以后的路,还能怎么走?
街上热闹的人声渐渐低了下去,窗外传来了雨点拍打在雨搭上的声音,沥沥淅淅,天色也渐渐的黑了,很快,飞檐上流下了一道道清澈的雨水,就像是在窗外挂起了一片珠帘。
“若是你不信我,可以在潘太师回朝之后,直接问他。”柴郡主从怀里取出一块小小的玉佩:“这是我们柴家的玉佩,是当年父皇贴身带着的,你皇兄已经死了,我希望你能带着它。记住,你身上流的是柴家的血!”
潘惟吉下意识的接过那块带着体温的玉佩,晶莹剔透的玉上,还刻着四个字:“一统天下!”
那是柴荣的遗愿……
第十五章 以你为荣
谢慕华的军队一路马不停蹄赶到雁门关,越过北口,潘美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交接的符印,至于那位监军,谢慕华看都懒得看他,监的什么军?既然谢慕华来了雁门关,这位监军就可以一边凉快去了,根本就轮不到他发言。
许多日子没见,潘美明显老了很多,脸上的皱纹掩饰不住心中的懊丧,一世英名就这么葬送在雁门关。虽然没有决定性的失败,但是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来说,把仗打到现在这份上,被耶律休哥逼在雁门关动弹不得,已经是失败到家了。看到谢慕华来了,潘美竟然没来由的感到一阵轻松,在北口的军营外,换了一身公服等着谢慕华的到来!
谢慕华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进入北口,只是随身带了三五十个侍卫,其余的军队都驻扎在关口。看到潘美在军营外等着自己,谢慕华急忙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潘美的面前,拱手道:“太师,久违了!”
潘美脸上掠过一丝苦笑:“少保,老夫这肩担子卸下来,就劳你挑上了!”
要说谢慕华对潘美没有怨气那是骗人的,杨家这次因为潘美不发救兵,损失惨重,谢慕华的四位大舅子阵亡,这是多大的打击。可是谢慕华还需要潘美回到开封府之后,在未来的朝局里发挥一定的作用,这口怨气无论如何也要暂时忍下来。左右的官兵牵着战马跟在谢慕华的身后,潘美当先领着路,引着谢慕华朝军营内走去。
“北口这里现在一共有五万大军,每日的粮草供应都是从关内送来。这几年风调雨顺,朝廷往晋阳一带迁徙了不少居民,鼓励大家生产。加上少保大人在江南推行占城稻,这几年,粮食的储备,朝廷还是十分富足的。维持五万大军的吃喝不是问题。军械这一方面,在晋阳附近,造兵工署也设立了几个作坊,普通的刀枪箭矢,完全可以做到满足供应!”潘美指着军营给谢慕华介绍道。
“嗯,军械和粮草都不是问题……”谢慕华硬生生的忍了后半句话下去。本来他是想说,后勤补给没有问题,那仗怎么会打成现在这副样子,被耶律休哥给逼在北口动弹不得?就算五万人马跳出北口跟辽军决一死战,辽人也未必就一定能赢!
老谋深算的潘美隐约猜到了谢慕华没说出口的半句是什么意思,摇头叹道:“雁门关有两万人马,这些人是不能动的。雁门是大宋的门户,不容有失,一定要保留好足够的防御力量,有两万人马,在雁门关就足足可以抵挡辽国十万大军围攻半月以上。我手中的五万人马,之前受制于地形不熟,被耶律休哥抢先在三处有利地形下寨,跟着分兵攻打辽军军寨的时候,被休哥抄小路袭击,首尾不能兼顾,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老夫就依托北口的有利地形进行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