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那些官兵一听说这些党项人如此大胆,二话不说就拔。出腰刀,疯狂的扑了上去。党项人多半还听不懂汉话,为首的那人大喊起来,叫自己的族人先走。可是党项人不但不走,反而迎着官兵冲了上来。

“看,一群反贼,果然是要造反吧!”尹宪退到门口,看着手下和那些党项人打了起来,还一直鼓劲:“打,能抓就抓,不能抓就杀,天大的事本官给你们撑腰!”

“都监大人,这样是要出大事的。”海越苦苦哀求,何必要把那些已经开始被同化的异族,重新逼成自己的敌人呢?“国虽大,好战必亡,国虽安,忘战必危”。这个道理,海越懂得,可是尹宪却不懂。大宋现在应该是不断消融掉异族对自己的威胁,而不是在西北给自己再竖立起一个对手,谢慕华辛辛苦苦南下,将交趾和大理并入版图,就是这样的用意。可是,尹宪却是在反其道而行之。谢慕华战,是因为交趾独立,大理又是独立许久的国家,不得不用刀兵去臣服他们,然后同化掉他们。之后,对于扶桑也好,还是高句丽也好,谢慕华都不同意发起战争,如今的高句丽,只是换了个国王,慢慢的同化才是王道,在大宋没有足够的绝对实力之前,越多的战争只能让大宋越来越虚弱。

那些官兵一听尹宪撑腰,胆气更壮,手中腰刀挥舞得就像是光团,劈头盖脸的就朝那些手无寸铁的党项人砍去。

这一砍,就出事了。原本大家还能处在一个相对克制的阶段,至少没有伤到人命,没有见血。可是现在一出刀,转眼之间就是血肉横飞,不知道是谁惨叫一声,又是一个党项人送了性命。

尹宪却不以为然,他在夏州这么多年,手底下沾过的人命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都是党项人的命。今儿个大不了再杀几个,能有多大个事?

可是尹宪忽略了一点,他今天已经喊出了那些党项人要造反的话,也就是说,在那些他看起来“脑子不太灵光”的党项人心中,今天不是被一个官员欺负,而是被一个夏州高级官员诬陷,要是被抓起来,治罪是按着造反来治罪,那谁能吃得消?

“狗官!你想要我们的命,呸,我们先要了你的命!”不知道是谁发了一声喊,原本就越来越多的党项人疯狂的反攻起来,几十名官兵抵挡不住,好几个人已经被打翻在地,手中的钢刀都被夺了去,那些在地上滚来滚去的人,根本就没有人看他们,径直从他们的身体上踩过去,直扑尹宪。

尹宪吓了一跳,急忙退到院子里,尖叫道:“关门,关门……”

可是已经没有人来得及去关门了,数百名党项人发疯一般冲进都监府,也不去管那些站在一旁的海越等人,就势将尹宪推到在地,为首的那个年轻党项人,恶狠狠的将一柄腰刀刺入尹宪的腹中,直没入柄……

海越颤声道:“这可是真的造反了……”

那人冷笑道:“反就反了吧,这西北原就是我们党项人的地方,李继捧献土就去献好了。这里以后,我李继迁管了。”

第三章 和亲求援

尹宪被杀一事,在大宋的朝野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并非因为尹宪是个多么位高权重的官员,而是因为他代表着大宋在夏州的武力。可是他居然在自己的府邸被杀死,可见夏州处在随时可能崩溃的边缘,谢慕华说得对,要是现在接受李继捧的献土,等于是逼迫夏、绥、银、宥、静五州的党项人造反,这是给大宋添乱的事情,是万万做不得的。

谢慕华带着一万禁军浩浩荡荡的朝西北进发了,这一次,谢慕华都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万金油,哪里出了乱子,哪里就让自己去填补空白。“当好革命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谢慕华只能自嘲的笑了笑,西北其实并不是他愿意去的地方,尤其现在两位夫人分娩在即,不过赵德昭这次坚决要他出行,未尝没有存了怕他在江南坐大的疑虑。毕竟江南是大宋的财税重地,出了乱子可不行。

以前的得力助手们只有杨延彬还在身边,杨延彬也是新婚燕尔就被派出来上阵了,公主是老大不情愿,跑去宫中跟赵德昭闹了两次。可是赵德昭却说,谢慕华既然要去西北,多少要有几个老部下跟着去才合适。不过这一次,赵德昭又特意把潘惟吉和曹琮从大理和交趾调了回来,跟着谢慕华一起去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