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七郎冲着那群官兵叫道:“变阵。”

这剽窃的鸳鸯阵突然发生了变化,开始了第一次变阵。队长身后的两列纵队各自分开,以五人为单位进行布阵,狼筅兵迈步上前,与盾牌并列,形成第一道防线,两名长枪手跟随其后,短刀手殿后,开始独立作战。

杨延彬见谢慕华不解,便解释道:“这便是压缩阵线,利用长兵器的优势压制对方。若是对方不敌败退的话,可叫狼筅兵迅速上前,超越所有同伴,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两名长枪手紧跟在他的身后,盾牌手和短刀手分别站在长枪手的侧方,保护他们的侧翼。阵型在狼筅兵的带领下,开始发动追击。到时候管教那些盗匪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谢慕华心中暗暗叹服,他也知道戚继光发明了鸳鸯阵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之后还经历了不少变化,没想到的是,自己和杨延彬说了之后,他们杨家兄弟就能举一反三,从鸳鸯阵中推测出这许多变化来。看来“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还真的没有说错。虽然相距数百年,但是两代名将却是有相通之处。难怪,后世人们评论杨家诸子的时候,都说七郎要比六郎的天赋更高,看来所言非虚,只可惜死的太早了……

谢慕华收了心思,对七郎吩咐道:“你们做的很好。去,将五郎也叫过来,咱们商议一下如何对付那群盗匪!”

第六十五章 密林诱敌

“经略相公,这次让末将去吧!”五郎一听说那群盗匪已经进入江南东路,顿时来了精神,双拳一抱,坚毅的面庞上透露出求战的欲望。

谢慕华看了看杨延彬,笑道:“七郎,平素你也打了不少仗了,这一次就让给五哥好了。”

杨延彬自然没有异议,五郎却是激动万分,他自知在指挥作战上的天赋不如几位兄弟,虽然论起武艺来,五郎是当之无愧的杨家七子中的第一号人物,可是一人的勇猛不能代表全军。尤其是在千军万马的交战中,个人的勇武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所以,五郎一直心甘情愿的担任谢慕华的侍卫长,这个职位也恰到好处的用到他武艺超群的长处。但是作为一代名将之后,五郎打心眼里还是渴盼着能够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

谢慕华看了看在校场上休息的厢军,吩咐道:“这次咱们兵分两路,七郎和五郎你们去选出两千名精锐士卒出来,五郎你带一半兵马,这一仗是你来打。其余的兵马交予本官和七郎亲自带领,这一仗不容有失,倒不是本官不信任你,总要布置妥当了才能出击。要是打的不够漂亮,对江南局势影响甚巨。诸位……拜托!”

五郎坚定了点了点头,大步走回校场,和七郎一道很快就选出一批士卒来,谢慕华看着那些气势焕然一新的士卒,心中不由得充满了期待……

江南东路、乱石岗。

方广利脸上堆满了笑容,跟随在谢慕华的身后,不住朝前方张望着。

“怎么?方大人是信不过杨统制带的厢军?还是信不过你巡检司的探子?”谢慕华淡淡的问了一句。

方广利是老成精的人了,他心中虽然有些紧张,却不会表现在脸上。谢慕华说的这两方面他都担心,厢军糜烂成什么样,方广利的心里有数的人。在两浙路,伤亡两千厢军并不让方广利感到多么奇怪,相反,要是伤亡小了,那才不正常。这些厢军就算是出去和街上的地痞混混打群架都要靠人数上的优势,平素的训练更是乱七八糟。虽说杨家兄弟现在已经是威名赫赫,可是方广利也不觉得这两个加起来才刚到四十岁的小伙子能闹出多大的动静。此外,巡检司的探子关系着方广利的颜面,要是情报不准,那些盗匪不从乱石岗过的话,方大人的面子可就丢大了……

“经略相公说笑了,下官对两位杨将军佩服之至,巡检司的探子都是下官一手训练出来的精干士卒,必定不会让相公失望的。”方广利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陪着笑脸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