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带来的可是天大的好消息,虽然还没有和辽军正式交锋,不过沿途守军望风投降,总算是给大军开了个好头。
想到这,赵光义哈哈大笑:“曹卿家,朕今天做了首《悲陷蕃民诗》。以表朕收复幽燕,救万民于水火的决心。”
曹彬陪着笑了几声,想了想,还是踏前一步:“皇上,还有别的消息!”
“说!”赵光义现在心情大好。
“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杨继业,飞鸽传书,说有一海外归来的才子谢慕华,有来自大秦的宝物要呈送给皇上!他已命令六子杨延昭带队护送谢慕华前来定州。”
赵光义笑道:“好,好,朕刚刚诏告天下北伐,就有海外归子献宝,此乃大军吉兆啊!还有什么消息?”
曹彬继续说道:“杨延昭带同杨延彬,领一百轻骑,昼夜赶路,只怕明天就能赶到定州城了。”
“越快越好,朕倒是迫不及待要看看这来自那大秦国的宝物了!”赵光义龙颜大悦。
“皇上!”曹彬说道:“杨继业一力举荐谢慕华,说此人才华过人。若是能到幽燕助皇上一臂之力,大宋更是如虎添翼!”
“谢慕华?”赵光义微微一笑:“他是不是人才,朕一见便知,要是真有本事,这大宋的荣华富贵还少了吗?”
阿嚏!
谢慕华揉了揉鼻子,暗骂一句:“谁他妈的背后念叨老子了?”
尘烟滚滚,旌旗密布,定州城外蜿蜒数十里的道路上,衣甲鲜明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北进发。这些都是大宋的精锐,虽然几天几夜没有睡过好觉,但是他们的脚步却没有缓下来,手里的钢刀早已擦得雪亮,一杆杆长枪在肩头挑得老高。
大批身穿各色服装的民夫赶着驴车、推着小车,上面堆满了粮草辎重。一旁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官不停的来回大声催促:“快点,快点,先锋军都快到了金台屯了……”
“咱大宋的军爷,这回要把那些契丹鞑子都赶回老家去!来,弟兄们,加把劲啊……”一个光着膀子的中年汉子大声喊着,一旁的民夫们齐声呼应。这些都是河北路的百姓,大宋向契丹开战,最开心的就是他们。
幽燕之地已经落入契丹人的手中五十年了,这些年来,河北路的百姓吃尽了他们的苦头,那些契丹鞑子三天两头就来劫掠一番,抢粮食,抓姑娘,杀了无数汉人,还美其名曰“打草谷”。数十年了,敢于反抗的人被契丹人杀了一批又一批,这些民夫只是寻常百姓,一辈子只求三餐一宿,对着契丹人血淋淋的钢刀,他们敢怒却不敢言。
这次,大宋皇帝诏告天下要收复幽燕,带了整整二十万大军啊!这些可是平南唐灭北汉的精锐,是赵匡胤带出来的无敌雄师。河北路的老百姓们可算盼到出头的日子了,就算被征去做民夫也是兴高采烈,沿途老百姓送鞋送水,只盼着王师打一场漂亮的胜仗,把那些穷凶极恶的契丹人打得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