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页

不过就算隔着几大洋,就算隔着万里关山,欧洲问题也是大明帝国迟早都要面对并且解决的,因为经济上的控制并不足以让欧洲屈服,要让欧洲各国像日本、印度那样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许多事要做。

最后需要重点提及的是大明帝国这五十年来在人文领域的发展,这也是王朴最为看重的,武力可以征服世界却无法统治世界,最终统治世界的还是要依靠文化的软实力,而不是军事的硬实力。

人口方面,这五十年来,王朴或者说大明帝国内阁极力奉行的国策就是此消彼长式的殖民策略,一方面大肆掳掠殖民地的人口,男人阉割后当劳工,女人卖给国内的汉人,促进汉人血统人口的增长,然后再反过来向殖民地输出汉族人口!

在这一国策的鼓励下,这五十年来,帝国本土及所属殖民地的非汉族人口急剧减少,比如日本人,现在基本上已经找不到了,比如东南亚土著人,早在二十年前就被灭绝了,又比如印度人,刚被大明征服的时候,印度国内还有八千多万人口,可现在印度本土已经只剩不到三百万土著人了。

与之相对的是,五十年前大明帝国还只有一亿五千万人口,可五十年后,大明帝国的人口却爆炸式地增长到了九亿六千多万人!而且这九亿六千多万人都是清一色的汉人,都是大汉民族的子民,没有任何非汉族人口。

九亿六千万人口,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当时世界上的总人口也不过区区十亿多,换句话说,当时非汉族的人口已经只剩下一亿不到,其中欧洲大约有五千多万人口,非洲大约有三千多万人口,另外一千多万人口则分布在其余的各大洲上!

毫无疑问,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大明官方的鼓励生育政策对于人口的增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非汉族女人,比如日本女人、东南亚土著女人,印度女人,澳洲土著女人,印第安土著女人等等都替汉族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文化上,大明帝国所奉行的也是残酷的灭绝政策。

一旦沦为大明帝国的殖民地,所有非汉字以外的文献一律会被禁毁,所有汉语以外的语言都会被官方强行禁止,事实上,这项政策有些多余,因为在残酷的种族灭绝政策面前,文化灭绝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一个种族都被灭绝了,那么他们的语言、文化、习俗等等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

取代他们占领殖民地的都是汉人,既然是汉人说的当然是汉语,写的当然是汉字,又有谁会去传承那些生硬难懂的异族文字和语言?

当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例外,他们的职业就是要发掘这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语言、文字和曾经辉煌过的古代文明。

总而言之,经过了五十年的大发展之后,到了大明历333年,大明帝国已经成了当时世界上绝对的超级大国,所谓的西方列强站在大明帝国面前,就跟蚂蚁站在大象面前一样渺小,要不是因为路途遥远,兵力投送和后勤补给困难,大明帝国分分钟就能把欧洲给扫平了。

如果照这样的速度再发展下去,大明帝国只能变得更加强大,而欧洲各国却只能更加虚弱,最多再过十年,大明帝国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扫平欧洲了,不过,有人却等不起了,这个人就是王朴!

王朴已经八十多岁了,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闭眼,所以一定要赶在有生之年扫平欧洲,把最后的心头大腹“欧洲白人”给解决了,只要解决了“欧洲白人”,大明帝国就再不会有敌人了,大汉民族就再不会有大的威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