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华歆、郑泰三人住进并州官舍,先是沐浴,洗掉一身灰尘,而后用饭,填饱肚囊,最后躺倒塌上抵足小寐,刚刚醒来不久,荀彧便登门找来。
荀彧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曾举孝廉,入京为郎,而华歆、郑泰都是同年大将军何进辅政新主,徵用的海内名士,而当时荀攸亦在此列。所以荀彧和两人都认识。
四人互相见礼,坐定,荀彧抚掌笑道:“余适才与将军出城巡视晋东屯田区,将军还曾提到公达、郑尚书。将军若知三位大才前来晋阳,必定喜不自胜。”
“在下已出奔长安,抛弃官职,荀司马请勿再提尚书。”郑泰随后感慨道:“这次我等由左冯翊入北地,经上郡、西河进抵太原晋阳,期间种种,实在叫我等大开眼界。”
荀攸点头附和道:“盖骠骑用兵如神,治国亦是无双,昔年何伯求断盖骠骑有‘吴起之才’,异日必当出将入相,果如其然。”
众人并未接话,纷纷陷入沉默,何伯求,为董卓所捕,投入大牢,至今生死不明。荀攸当然不是那种把话题带入死路的人,他是故意提及何伯求,他没忘记当初逃出长安前,对何顒的保证,恳请盖骠骑施救。
何顒不仅评过盖俊,也曾评过荀彧,言其为“王佐才也。”相比于早有盛名的“射虎灭蝗盖子英”,何顒这番言论,对荀彧的影响更大,使他摆脱宦官女婿的亏污,同时也冲出颍川的局限,一举名闻天下。
此事于情于理,荀彧都不能视而不见,只听他说道:“何君之事,我亦听说,第一时间和将军有所勾通,将军的意思是直接向董卓要人,信也已经出去了。但,董卓其人素来刚硬,而且其摆脱了来自关东方面的威胁,近来又大肆逮捕反抗他的志士仁人,可说是暂无外患内忧,所以成功的希望不大。”
“果然……”荀攸、华歆、郑泰相视一眼,暗暗叹息。
荀彧又道:“不过此事也不是毫无回旋余地……”
三人闻言精神都不由一振,静等下文。
荀彧缓缓说道:“你们当知去岁将军挥师南下,于河东两败董卓大军,斩俘数万级。而俘虏之中,便有董卓麾下爱将张济。一年来,其侄破贼中郎将张(绣)伯锦屡劝不行,也许是顾及关中家人安危,始终不降……”
荀攸眼前一亮,道:“可是欲换人质?”
荀彧点点头道:“只是此事恐惹张中郎不快。”
“……”四人皆默然。张绣官至中郎将,带兵过万,镇守河东治所安邑,可说是位高权重,足列北疆将领前十。拿其叔当交换人质,定会引起他的不快,当需慎重再慎重。可若不拿出有分量的筹码,董卓必然不许。
荀彧强笑道:“我会同将军再行商议,一定想方设法救出何君。”
三人点头称好,除此之外,他们也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