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

汉贼[校对版] 风再起时 1597 字 2023-03-16

而使他改变的,是一种叫做权势的东西。

董卓中平六年(189年)下半年入京,为了掌控朝廷大权,一边整合诸军,一边与士人周旋,哪里有半刻享受时间。次年、即去年正月,关东起兵,二月,迁都,董卓独自带着大军镇守雒阳,抵御关东诸侯。入京两年来,他体验权势的机会不多,麻烦倒是层出不穷,直至近来回到长安,外无忧患,他终于知道了无上权势的美妙。

董卓下了马车,不理诸臣,径直穿过人群走向大殿。

尚书仆射郑泰用力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其属下尚书郎华歆悄悄捅了一下他,暗示周围人多眼杂,不要让人看出破绽。华歆字子鱼,年三十有五,冀州平原高唐人,少与青州北海邴原、管宁共游学,号为“一龙”,华歆为龙,原为腹,而宁为尾。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冀州刺史王芬欲更立皇帝,曾以其冀州名士,邀之共谋,华歆料其必败,回信拒绝,并劝止同郡名士陶丘洪,后王芬果然事泄自杀。

郑泰深深第吸了一口气,当随群臣站起时,面上已经恢复了平静。

同为尚书仆射的杨瓒拍拍郑泰的背。

另一名尚书仆射士孙瑞则是说了一个“忍”字。

“我知道……”郑泰点点头,目光冷然。

司徒守尚书令王允回头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郑泰,便紧随董卓入殿。尚书令以下,有五大尚书仆射,其中郑泰、杨瓒、士孙瑞、王宏皆为仁人志士,王允对董卓极尽阿谀奉承,却在不动声色间,把大汉国第一重权部门尚书台变为反董大本营,手段之高,使人惊叹。

董卓有参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资格,他跨过门槛,无须旁人报名,腰间悬挂环刀,脚下生风,大摇大摆的走到天子面前。而朝臣们,入门皆有人报其名字官爵,诸人无不垂敛臂、含胸收腹、碎步徐徐趋行,以示对天子的恭顺与敬畏。

天子刘协今年十一岁,许是近年来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较旁人更为成熟,看上去就像十三四岁的少年,眼神沉静若水。朝中老臣纷纷感慨,私下里都说先帝汉灵帝年过三旬都没有摆脱轻浮跳脱的性子,直至去世。当今天子为人宽和,性子沉稳,若主政,必会成为近代屈一指的明君。由是,更加坚定了剪除董卓的决心。

董卓跪坐蒲席,听了几件事就感到不耐,直接说臣有事,而后举荐胞弟董旻为左将军,封鄠侯;侄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两人共典京师禁军。又请封孙女董白为渭阳君,诸幼子亦封侯爵。

黄门侍郎荀攸微微冷笑,董卓初入京师时,宗族、亲信并不处显职,多为中郎将、校尉而已,封侯者更是屈指可数。如今,终于忍不住露出本性了。

董卓权势滔天,所举之人,尽数通过,满载而归。

当日,太师府大摆家宴,董卓让董旻与自己同案而食。

前几天两兄弟吃饭,董旻暗自抱怨官位太低,董卓认为其眼高手低,刚欲开口呵斥,猛然注意到弟弟渐渐花白的头,立时愣住,原来不知不觉间,弟弟也已年过半百了。念及他至今还是个中郎将,心中升起无限歉意,这才亡羊补牢,为他封侯拜将。

“叔颖啊,有没有兴趣出镇一方?”董卓握着董旻的手问道。这几日他想了很多,弟弟这个人,相貌平庸、性格平庸、才干平庸,似乎找不出什么优点来,常常下意识忽略他,然而,他真的是个平庸的人吗。当初,董旻独自留在京师,合纵连横,为董卓最终入主雒阳,掌控局面立下大功。由此可知他不是没有能力,而是长期呆在自己的身边,没有机会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