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大兄,子远,就到这里吧。”盖俊说罢拱拱手,跨上紫电。见到许攸苦苦一笑,不明所以,他以为袁绍尚不知马镫秘密,特意只安一边马镫,唯恐对方现。殊不知河内某将早在去年就把马镫之密告知袁绍。
望着盖俊飞马离去,袁绍、许攸驻足目视良久……
“子远,你说子英会恭迎西边的幼君吗?”袁绍目光凝实,轻声问道。去年他一手策划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呕心沥血为刘虞造势,出身、异象、谶书统统搬出来,和王莽篡汉、光武登基前如出一辙。袁绍认为刘虞身负帝王命格,不为帝则死,必然就范,遂对外宣称当今陛下刘协非汉灵帝子,极尽污蔑。不想刘虞态度甚坚,死活不同意,弄得他现在非常非常被动,彻底阻绝了和长安朝廷的联系。他估计自己在天子眼中已经成了当今天下第一号叛逆,必杀之而后快。
许攸苦笑道:“我倒是希望小皇帝落到袁术的手中……”若是袁术掌握天子,双方还有合作的可能,等到攻灭袁术,天下大势已定,或许可以和平解决盖俊的问题。相反,如果天子被盖俊所获,双方立刻就会陷入决裂。
可是,不能仅仅因为顾虑盖俊,就终止自己这边的计划,比如,身在豫州鲁国的周昂、曹操。两人的任务是夺得豫州,削弱袁术,而袁术一旦失豫州,必争不过盖俊。然而世间之事,哪有十全十美者。
两人慢悠悠向回走,孙坚大谷关前大胜董卓的消息,不出几日便传入冀州,袁绍不由感慨道:“孙文台此子确如盖俊所言,志向得伸,意气风,则天下无人可挡。董卓成名三十载,竟做了他的垫脚石……”说到这,袁绍顿了一下,又道:“袁董雒阳决战在即,该让孟德动一动了。”
许攸点点头,继而忧道:“孙坚性格刚烈,想要让他屈服——很难”
袁绍微微皱起眉头,抢回豫州计划,去年,也就是孙坚刚刚继任刺史时就开始筹备,那时孙坚虽小有名声,却非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本没将他放在眼里,认为一战可擒。可是而今孙坚两战大破董卓,用兵颇健,周昂、曹操兵微将寡,未必能够与他抗衡。袁绍乃退而求其次欲以豫州胁其去术就他,不过这个成功的几率也不大。
两人边走边聊,回到邺城冀州刺史部,逢纪匆匆走来,道:“九江太守病死。”
袁绍、许攸相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一抹喜色。
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陈温乃是汝南人,虽然无法与袁术公开翻脸,但一直暗地里支持袁绍,像这次九江太守身死,他没有以刺史之权直接任命他人,而是向袁绍汇报。
九江郡北接豫州,南接丹阳郡,会稽周氏三兄弟之周昕正是丹阳郡太守。拿下九江,就等于打通丹阳至豫州之路,得扬州二郡,加上陈逸的(豫州)鲁国,袁遗的(兖州)山阳郡、鲍信的(兖州)济北国,豫州刺史周昂、奋武将军曹操就有了五郡之力支持,拿下豫州的把握无疑会大很多。
逢纪继续道:“九江这个位置敏感,最好是用扬州本地人。”
袁绍想了想道:“让周(昂)仲仁去吧。”豫州刺史看似执掌一州之地,确仅只六百石,而太守则是两千石,由刺史转太守是正常的升迁。
“那豫州……”
“孟德军中不是还有个老三周(喁)仁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