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范年约三十六七岁,身长七尺余,肌肤白皙,眉清目朗,颌下半尺淡须,是一位难得相貌、气质俱佳的美男子。其二弟伊阙都尉张承年少数岁,姿貌同样绝伦。
张范邀之入座,道:“将军远来,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张兄不怪我冒昧叨扰就好。”张范这般客气使得盖俊颇为‘受宠若惊’,道:“二兄做客晋阳,应该通知我一声才是,好让我尽地主之谊。”
张范笑着说道:“将军掌一州之地,治民百万,公务繁忙,岂敢打扰。”
寒暄结束,盖俊问道:“张兄为何会来晋阳?”
张承接话道:“董卓作乱,我欲合徒众连势关东讨之,三弟公明时为议郎,谓我关东州郡无智,将不知兵,兵不习战,无能为也。董卓暴逆,固不能久,早晚死于非命。劝我们择选一地,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吾与兄然之,乃至并州。”
盖俊恍然大悟,张范、张承三弟名昭,字公明,和江东二张中的张昭同名。
“并州鄙陋,人才难得,何况二兄这般高才。二兄肯出山助我一臂之力否?”盖俊姿态放得极低,他是谁?他可是骠骑将军领并州牧,由此足见诚意。
张承怦然心动,目视兄长。
张范剑眉微蹙,似有不愿,盖俊暗叫不妙,对方一旦拒绝,就再难请动他了,急忙说道:“我素知张兄生性清静,不喜烦劳,可为散职如师友从事、议曹从事,也可为文学从事、五业(五经)从事,劝民学问,教化百姓。”
张范怔怔看着盖俊连珠吐言,把话都说死了,直令自己拒绝不得,失笑道:“将军言尽于此,范无言矣。”
盖俊松了一口气,总算把这块难啃的骨头拿下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平衡术与纳妾
盖俊以河内人张范为典学校尉,比两千石,并州官吏看到这个官职顿时懵了,典学从事他们听过,其职乃是总领一州之学政,典学校尉是个什么玩意?其实典学校尉和典学从事职能是一样的,惟一不同的是,俸禄差别,盖俊此举是对张范表示尊敬。
张范弟张承原任伊阙都尉,盖俊也不能小气了,拜其为安民都尉。
又以河内人杨俊为主簿,河内人司马芝为都官从事,监察百官。以河内人常林为郡国从事,所谓郡国从事,监视郡国之官也。并州九郡,即有九名郡国从事,常林负责太原郡。另有河内人若干入幕,或掌重权,或任闲职,虽然暂时还威胁不到并州人,但是,从今往后,并州再也不是并州人的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