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凌天说道:“可有确切消息传来。”
“事情发生时,洛伯源亦在北唐郊,并无警觉,极可能是李思训与吴梦离联手暗袭汝愚。”
江凌天推门跨入堂中,幼黎、珏儿、邵海堂、云清虚、许伯英、宜观远、张仲道、即墨明昔、蒙亦依次坐定,此外,许亭易陪在末座,看来是召来质询出使宛陵的情状。
众人脸上俱有焦灼色,珏儿双眼红肿,依着幼黎,绵弱无力,此时一副方寸大乱的样子,幼黎面容憔悴,清减许多,鬓发凌乱,看来无暇修饰,惟目光清亮坚定。
邵海棠等人尚镇定自若,定晴望着跨入堂中的江凌天。
江凌天抱拳致礼,直奔张仲道身边的空位坐下。
幼黎启唇吐出喑哑声音:“汝愚已有旬月未曾现踪,依约暂行三府制,将凌天邀回,是让你主议司马衙。这是汝愚临行前的手令,你验过画押即行生效。”
江凌天接过帛书,看也未看,置在一旁,说道:“即无消息传来,汝愚必定安好,三府制暂缓亦可。”
宜观远说道:“东南魁星始暗渐明,我亦以为汝愚渐离险境。济宁正闹民乱,路途险阻,尉潦将军领五百健勇前日才穿过那一地域,想来不日就有消息传来。只是菱凤镜率两万水师至镇宁东南,来势汹汹,此事需与凌天一同谋议。”
江凌天叹了一声,说道:“汝愚早有三府共政之议,不行此制,只怕他会一直躲下去。”
邵海棠望了江凌天一眼,在他来之前,众人皆为徐汝愚安危忧心如焚,宜观远的星象之说也作不得准,却是他能断言徐汝愚已离危转安。
珏儿脱口问道:“江大哥能确定小愚无事?”
江凌天说道:“傅师曾号东陵道,西陵便是指襄、忻境内的东山,傅师若无感应,那就说明徐汝愚无生命之虞,此时离李、吴暗袭过去已有旬月,汝愚便是手无缚鸡之力,亦能保全自己。现在北唐各家高手环伺,汝愚自己不便现踪。或待汝愚复原,或待北唐局势缓解,汝愚便会返回江宁。”
“尉潦过去,汝愚总会现身了吧,莫让我们再担心了?”
江凌天摇了摇头,说道:“汝愚的心思我猜不透,或许此时已不在北唐境内。”
众人让江凌天一席话说得宽心许多,邵海棠却忧心如故,说道:“不知何故,赵景云在北唐得到一封信,信中详述当日袭刺情状。写信之手似乎粗通笔墨,笔画简陋,间有别字,不过却将那日情形说得一清两楚。看来那人是当日在场的第四人,据他描述,李思训以呼兰南侵之事吸引汝愚注意,身后两百步处一人持弓暗袭,箭离弦之际,吴梦离以丹息弹起一滴溪水,分出汝愚一瞬心神,李思训击掌先至,汝愚受掌身滞,避不开利箭,利箭入体,李思训欲再击掌之时,利箭穿体而出,阻了他一下,徐汝愚随即脱身远遁。依此判断,李思训对汝愚所习的止水心经以及旋拧丹息甚为清楚。”
蒙亦说道:“止水心经,如静水鉴物,五觉通,内识明,修真觉,比玄机瞳之真视更进一筹,乃是吴族所传奇术。汝愚临行,曾让我将总诀以及清河骑阵授予尉潦,汝愚的止水心经已至圆周自明的境地,对敌人的杀机特别敏感,即使宗师级人物,只要对汝愚动了杀心,接近十步之内,亦能生出感应,做出应变。所以李思训让一习得绝世箭术之人在百步外射箭,又在箭羽初发时,由吴梦离弹出溪水。汝愚的经脉破而后立,强韧之极,习得又是旋拧先天丹息,一路经脉受损,不会对他有过多影响。据信中描述,汝愚在受掌之后身体停滞一瞬,看来也是李思训针对汝愚的旋拧丹息所为。李思训亦知一掌无法使汝愚受损,杀招却是那穿体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