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扬改制实行军政分离,在统制衔以上加设卫将军、策将军两级衔,而统制职衔分离,校尉为职,统制为衔,校尉以下不再设衔。
军职分为校尉、营尉、左尉、哨尉、伍员、小令,校尉至左尉加设副职,为校尉参军、营尉参军、左尉参军,军职系统分为九级,校尉之上暂不设常职,以卫将军或者策将军衔者统领之。
肖乌野知道卫将军衔是军中第二级衔,地位仅次于张仲道、江凌天的策将军衔,说道:“乌野始附大人麾下,未有寸土之功,这卫将军衔辞不敢受。”
张仲道心想:肖乌野却是不笨,一来就居雍扬军中第四高位,那群兔崽子还不一肚子的意见,整日寻你的毛病?
五校中宁越山资历最浅,其他数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在他们眼中怕是只有徐汝愚、江凌天等几个人能镇得住他们。
徐汝愚见肖乌野辞谢之意十分坚决,也不勉强。
肖乌野最终出任五校军校尉教习,统制衔,军中地位排在宁越山之后,梅立亭提为总校教习,节制五校。
总校教习以及校尉教习,加上“教习”的后缀,乃是暂时署理其职的意思,具体将职尚需到五校军真正改编成之后,才会真式任命。
五校军原先分散在各世家时,规模都较少,无需任命中高级将职。此时统合到静海战区,达有三万人的规模,雍扬卫营规模在短短时间内扩充到一倍有余达到六万七千余众,加上许道覆、钟籍、龚豪、张式等人交出兵权,辞去统制衔,中高级将职出现极大的空缺。
梅立亭、沈冰壶、沈翼、宁越山、刑坤民原都在武卫军系中出任中高级将职,一齐被抽调到五校军。武卫军中,张仲道以策将军衔高高在上,卫将军、统制衔两级出现三至四名的空缺,若非考虑肖乌野对组建五校军作用更大,真想拉他去武卫军。中垒军中,江凌天以下也没有卫将军、统制级别的将职,只有十名营尉。但是江凌天专长与张仲道略有不同,两年来出任雍扬都尉职,军务处理起来娴熟得很,也不觉得没有副手有什么不便。
张仲道一心想从在梅立亭等人中拉一人去武卫军中助他署理军务,无奈徐汝愚不许。只得将目光放到清江军系里面。
徐汝愚在清江剿匪将近两年,明昔、魏禺、梁宝、张续等人都能独当一面,只是他们在清江各有要职在身,即使徐汝愚同意放人,邵海棠也会阻止的。连徐汝愚也能算计的人,张仲道总是避而远之,尉潦比自己还没有耐心放在繁琐的军务,冯远程刚刚出任新组建骁卫营统制,虽说他在清江所受阻力重重,但是以他的性格未必同意避到雍扬来。
想来想去,只得抱怨雍扬演武堂的设立过于缓慢了,只要雍扬各部军中的将职都系出嫡系,徐汝愚也不会这么严格控制中高级将领的数量。
直到十月底,徐汝愚才能从雍扬事务中脱身,与再次赶至雍扬的君逝水、欧阳雷前往南闽,而此时,许伯英与子阳秋被困在泉州已达三个月。
君啸云见徐汝愚对雍扬控制之严密,不是长河帮这样的外系势力能够渗透的,转而寻求与徐汝愚合作的可能。
静海水营的前身乃是清江水营的第一营、第二营,并无海战、海航的经验。徐汝愚组建静海水营绝不会仅限于内线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