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页

姜维闻言,心中感动至极,跪伏拜道。

“陛下洪恩,维万死难报,岂敢不竭力赴之!!”

曹操听了,纵声大笑,遂封姜维为勇义将军。这虽是杂号将军,但姜维晋升之快,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曹操遂又与诸将一一吩咐,商议定后,各去歇息。

却说吕蒙施计诈过了曹操。东吴军撤出了南昌之后,孙权率领一众文武星夜赶路,望吴郡赶去,又早派各队轻骑纷纷前往潘阳、始信、会稽、临海等郡,通知各郡太守,将兵马还有征集的义勇军,望吴郡屯聚。与此同时,陆逊亦引三千兵众正往长沙、桂阳西南等郡赶去。

数日后,魏军各部人马整备充足,曹操留下二万余兵马把守南昌,自率典韦、张颌等将,一并十万兵马,望吴郡进发。夏侯渊与姜维则率八万兵马,为另一路兵马,望长沙进军。魏兵进军神速,兵分两路。同时,曹操又派人急望合肥通报贾诩,率领兵马,得令之日,立即杀往丹阳,早日攻破,兵逼吴郡。

魏军各调拨已定,东吴可谓是危在旦夕。而在此时,曹操却万万未有料到,成都已被西唐军攻破,蜀国余众皆逃往了交州。却说朱治受孙权之命,于苍梧广信,征集交州壮勇,得军三万余人。朱治正于广信操练兵马,交州异族未归王化,不过朱治却是能耐了得,硬是把交州各部异族训练得贴贴服服。不过朱治却是不敢居功,全因朱治心里明白,能将这些交州异族训得这般贴服,全是依仗一绝世奇才。而说出来也令人不敢相信,此奇才年不过十八,乃诸葛瑾之长子,诸葛恪也。

话说这诸葛恪,身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长得剑眉星目,面如冠玉,英俊潇洒。诸葛恪重少便有才思,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到了成年之时,更是英才卓越,超逾伦匹,令孙权大为欣赏,即拜骑都尉。诸葛恪深熟兵法,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东吴上下无不异之。孙权更以为,诸葛恪假以时日,或能超越其叔父诸葛亮。

有一次,孙权见到诸葛恪,便是问他,其叔父诸葛亮与其父诸葛瑾,谁更优越。诸葛恪毫不思索,应声便答,其父更为优之。孙权听了不禁一愣,麾下众臣皆在嗤笑,认为诸葛恪不知天高地厚。哪知诸葛恪,不慌不忙,缓缓说道:我父亲知道谁是天下雄主,倾心相辅。而我叔父不识英雄,所以我的父亲更为优秀!

诸葛恪此言一出,一众吴臣顿时哑口无声,哪敢再笑。孙权听罢大笑,对诸葛恪更为喜之。后来曹操于荆州整兵,欲犯东吴。

诸葛恪年纪轻轻,却毫无惧色,劝孙权于交州征集壮勇,应付魏军。孙权听了,却是忧心忡忡。交州异族,民风彪悍,若能为之所用,自然是好。但是交州异族素来不服王化,如今交州虽被东吴所统,但其各族百姓,因早年孙策在交州坑杀交州军民,故而一直怀恨在心。孙权以前虽也在那里征发过兵众,但征的不过是边缘县分的平民,很少有深远腹地的人。

诸葛恪再三而劝,并说只要半年之内,就可征得甲士数万人。东吴官员议论纷纷,都认为交州地势险阻,地形四通八达,那里的百姓自制兵器,崇尚习武,出山就为强盗,朝廷出兵征讨就躲回山中不见踪影,自汉朝以来就无法管制,当时的人皆认为诸葛恪自恃过高,根本不太可能完成征兵之事。唯独朱治看出诸葛恪的能耐,出言应和。孙权犹豫不决,暂且搁置此事。后来诸葛谨听闻此事,大惊失色,急叫人传说诸葛恪,言诸葛恪此举不会使诸葛家兴盛,反而会令家族遭受灾祸。

诸葛恪听了,不但未有气馁,更是连番进谏,坚称他必会成功,而且还当众立下军令状。孙权见诸葛恪有此胆气,遂应诺之,提拔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随朱治一同前去交州征集兵马。

待朱治与诸葛恪赶到交州后,诸葛恪劝朱治采用软硬并施,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针,发放公文给各郡所辖属县的长官,命令各郡严守疆界,严肃法纪,已归顺的山民,一律设屯聚居,发放粮饷,助其安居。渐渐地,交州百姓皆愿臣服。

随后,朱治在诸葛恪的劝说下,又调集各路将领,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围困工事,不与交州山腹中的民兵交战,又令士兵全部抢收田野成熟的稻谷。交州民兵,新谷无收,旧谷食尽,数月后,因饥馑而被迫出山归降。

朱治大喜,得交州民兵数万,诸葛恪又下令,山民扬弃恶习,接受教化,应当安抚。迁到外县的山民,官府不得怀疑刁难,加以拘禁。交州山民周遗,过去横暴为恶,如今困迫无路,只好出山,心仍存异志,准备伺机为乱,吴军将士胡伉,知他居心,把他绑送到郡府。诸葛恪却是并无惩罚周遗,反而认为违反他先前不可拘禁山民的军令,痛斥了胡伉,令军士杖打三十杖。胡伉无故受罚,心里痛恨之。后来诸葛恪却是亲自上门赔罪,与胡伉说明利害,言他当时若是重惩周遗,来降异族必会惊慌,不日便将造乱。可若是偏袒周遗,山民疑心必消,不日便可从中征集兵马,完成孙权使命。胡伉听言,方才醒悟,又见诸葛恪真心赔罪,不但对诸葛恪并无生怨,更是极为敬服。

后来果然如诸葛恪所料,山民听说胡伉被罚,兼之周遗感诸葛恪之恩德,投于麾下,山民知道官府只是想让大家出山,没有别的意思,于是大批山民扶老携幼,纷纷归降。数月之内,诸葛恪先后收服山民达五、六万余人,和预期的完全相同,他将其中壮丁三万余人编入军队,交予朱治操练。且说交州之人素来习武健身,于山中打猎,这操练月余,已颇见成效,各部人马骁勇强悍。各兼又有以周遗为首的异族将领相助,三万兵众仅半年之间,已然整编完毕,随时可出发征战。朱治对诸葛恪极为欣赏,与诸葛恪商议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