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页

到了次日一早,旭日高升,阳光璀璨,普照天地。曹丕又引二万大军,径直杀到唐军大寨之前,却发觉唐兵寨内空无一人。曹丕面色一紧,速骤马赶入寨内,见寨内尚有许多车轮、马蹄、脚步印子,横竖交错,料想应撤去不久。曹丕冷哼一声,正欲喝令三军大举进攻,前往掩杀。这时,荀攸却与曹丕而道。

“彼军虽撤,但我等却不可掉以轻心,若有埋伏,倘之若何?”

曹丕闻言,露出一丝不屑笑容,冷声而道。

“荀公多虑了。我看那文家小儿,必是心怯,知得难挡我军大势,故而撤避。时下当速而攻之,以破彼军。”

“不可!倘若进军,殿下当先取巫城,以保得后路。否则,一旦我军落败,蜀兵却又于巫城拦截,我军必遭灭顶之灾矣!!”

荀攸见曹丕急欲进军,心头一急,急忙劝道。曹丕虽急欲击败文舜,但亦知荀攸所言道理,又想文舜已然胆寒心怯,迟早可将击败,遂神色一沉,向荀攸问道。

“荀公所言极是。可蜀兵龟缩城内,如何去取!?”

荀攸眼色一亮,似乎早有计策,与曹丕低声而道。

“此事某已有计矣。殿下先占此寨,然后又取回后寨兵马,那向博基见我等取回后寨兵马,必然松懈。我等却又教一精细将校如此如此。巫城可破矣。”

荀攸当下道出一计,曹丕闻言大喜,遂依荀攸计策,各拨将令。于是,曹丕先取了唐军大寨,又调回据守在后寨的兵马。

当夜,向宠正于城内,听得斥候来报,唐军已然撤去,而在晌午时分,曹丕尽将后寨兵马调走,看似欲要大举进军。向宠闻言,心中大定,却又不敢松懈,教斥候再前往去探。到了三更时分,向宠尚未入眠,在郡衙公厅静候消息。忽闻远处喊杀声四起,一阵阵厮杀声如同天崩地裂一般。向宠大惊失色,忽然斥候急急回报,言魏军今日所取大寨遭到袭击,疑似唐军复回来袭。向宠听了,脸上慌色顿时散去,心里冷笑腹诽道。

“唐、魏之人,皆是虎狼之辈,最好是杀个两败俱伤!”

向宠听闻此报,心情大好,遂重赏那来报斥候,便转回后堂去歇息了。次日,向宠又派斥候去探,到了晌午时分,斥候为报,言魏军寨内一片狼藉,寨内多有兵士哀吼痛哭,想是昨夜战事定然极为激烈。向宠闻言,想魏军虽尚能保得大寨,但昨夜那战,唐军忽发袭击,魏军无备,仗着兵力雄厚,击败彼军,定是伤亡惨重。而唐军虽占有奇袭之利,但亦定折损不少。向宠大喜,巴不得两军互相拼斗,耗竭兵力,如此一来,巫城便可无虑也。之后一连数日,魏军似乎因前番奇袭之事,而不敢再贸然举动,皆按兵不动。向宠亦无起虑。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以退为进(中)

却说文舜撤回永安,整兵完毕,静观形势。永安城距离巫城不远,两城临近。而在文舜撤军时,却又留下一部斥候队伍,付与十日粮食,隐匿于巫城数十里外的山脉之内,以查探魏军与巫城蜀兵的动静。而就在文舜撤走的当夜,魏军寨内忽然喊杀声四起,那队唐兵斥候,却分明见得乃是魏军兵士自在寨内乱喊,然后又自行捣乱其寨,虚张声势。那唐将斥候队将士,见如此诡异,即可派人传回永安报之文舜。而在文舜回到永安第三天,斥候回报,细告前事。文舜闻言,速召徐庶前来,与其商议。徐庶听得前事后,双眼猝发精光,扶须笑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耳。看来这魏兵必有动作。殿下可速发兵马,当夜起行,待赶到彼军寨外,可观其形势。倘若彼军可有动作,寨内空虚,殿下可乘势袭击,复夺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