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此言一出,众将皆有怒色。不过诸葛亮却是平静,缓缓煽动鹅毛扇,徐徐而道。
“事已成定局,翼德何必再去追究?如今我军先胜一阵,彼军士气低落,兼之张文远身上有伤。眼下我军只需倾势而攻,必然一举攻破。不过那铁车队却是棘手,若要破得此关,必要先破此军。”
张飞闻言,想起今日那铁车队的厉害,环目不禁一眯,急与诸葛亮问道。
“不知军师可有计策耶!?”
“此部兵马本就乃亮所操练,其中缺陷,亮岂会不知?明日,你等可如此如此。”
诸葛亮神色淡然,不慌不急地与众将教道。张飞听言,先是一喜,然后又是略为惋惜地说道。
“军师此计大妙,只可惜要毁了这些利器。”
诸葛亮闻言,摇首而笑,意味深长地说道。
“这些利器尚未完整,岂可过于依赖?所幸并无因此铸成大错,毁了便毁了。”
张飞听了,似懂非懂。不过很快,他便将注意力转移在明日的厮杀上,只要将这铁车队一破,要取山口关,无疑是囊中探物。
到了次日一早,果如徐庶所料。大部蜀兵漫山遍野地扑涌而来,只见遥远处旌旗蔽日,刀枪如林,杀气汹腾,如若翻天倒海。徐庶见之,急教军士驱铁车队于关下,又教弓弩手蓄势备战。须臾,蜀军大阵摆开,诸葛亮乘四轮车而出,纵身向徐庶叫道。
“元直别来无恙!?一别数年,未曾想你我今日竟会各为其主,在此关下厮杀,实乃世事无常。”
徐庶闻言,刚毅的面容一凝,踏步而出,俯视关下的诸葛亮,慨然甩袖应道。
“诸葛孔明,我知你口舌犀利,但你不必白费口舌。唐、蜀交战,水火不容,两国军士皆为死敌。你我旧日情义,早就恩断义绝!!!”
“元直好生无情!我主刘玄德,仁义充塞四海,世人无不尊崇。昔日你亦是其麾下谋士,自你离后,我主每每想起于你,无不泪流满下,难忘旧日君臣之情。文不凡不过寒门之人,绝非天下大统,元直何不迷途知返,重投蜀王麾下,匡扶汉室,以平天下耶!?”
诸葛亮对于徐庶的严厉喝词,毫不动容,笑声而道。徐庶一听,顿时眼眸一瞪,怒气冲冲地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