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页

关羽忿然一喝,徐庶听了,急拱手又道。

“将军且听某一席话。方今我军粮食烧毁过半,最多能维持半月时间,兵士因失粮之事,皆人心惶惶,士气不振。彼军大部人马歇息完毕,必定大举来攻。即时我军虽占地势,却难挡彼军强势。倘若将军就此撤去,彼军远途跋涉,正需歇养,绝不敢来追。即时将军赶回西城,聚以兵力,粮食充沛,兵士蓄精养锐,岂俱彼军之势!?”

关羽听徐庶说得亦是有理,沉吟一阵后,忽然又皱起眉头说道。

“但若让彼军过了此山口,入川便有两条路径。一条是通往西城,另一条则通往巴东郡。倘若其取路巴东,该当若何?”

徐庶听罢,灿然一笑,笑声而道。

“将军不必多虑。某早曾问过西城百姓。通往巴东那路,沿途尽是高山峭壁,地势险峻,不知有多小人不慎摔落山道,死无葬身之地。川地之人,皆不敢取那条路径入川。更何况彼军倘若取那条路,未有数月时间,绝无可能赶到巴东。不过若是将军放心不下,即时回到西城后,可派一部兵马前往把守一处要口,便可断其去路。彼军若过不得,必回走西城之路,到时将军以逸待劳,趁势发兵,截断其后路,必可大破彼军,擒下诸葛亮与张飞。”

关羽听徐庶一一分析,听得不由心动,颔首应道。

“元直之言甚妙,便依你言。”

关羽与徐庶商议定后,便传令诸军,今夜初更造饭,待三更之时,便拔寨撤离,撤回西城。诸军听令,各去准备。

却说,伊籍率领一大部人马赶至荆州寨外,张飞以为诸葛亮赶至,连忙带领寨内诸将出迎。哪知张飞看到,领军之人却是伊籍,不觉脸色一沉,然后又见大军队形不整,毫无章法、纪律,顿时眉头皱起。伊籍见到张飞,拍马赶来,下马拜礼毕,还未发言,便听张飞瓮声瓮气地问道。

“军师何在!?”

伊籍听了,呵呵一笑,与张飞笑道。

“呵呵。军师此时自然在引军入川,三将军何必多此一问?”

张飞听言,以为诸葛亮还在后方赶路,顿时瞪大着环眼,怒声喝道。

“军情紧急,我兄在川地日日翘首盼望,我荆襄兵马早日入川。军师何故怠慢!?”

“三将军此言差矣。军师平素行事兢兢业业,雷厉风行,岂会怠慢?三将军不得造次,冤枉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