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页

此人正是受其弟徐康之邀,赶往河东的徐庶。话说徐庶随徐康赶至河东,那时文翰重伤之事刚好传来。整个西北人心动荡,徐庶进入河东后,一路间竟见无数百姓满脸悲怆,眼中带泪,为文翰祈福跪拜神灵保佑。徐庶看得连连诧异,曾问过数个百姓,百姓皆言文翰乃河东百姓的再生父母,自从文翰入主河东,百姓再无饥荒之苦,有地可耕,有房可住,生活年年好过一年,富裕有余。一些老一辈的百姓更说,河东从未如今日这般如此昌盛,此全赖文翰之功。如今文翰命在旦夕,他们岂会不悲伤欲绝!!!

徐庶听在耳里,惊在心中。后来戏隆得知徐庶来到,放下手中所有事务,亲自迎接,甚是重视。宴席过后,戏隆忽然相求徐庶,请他出手相救。徐庶暂且无心入仕,婉言拒绝。那时西北势局乱得一团糟,戏隆只好暂时放下徐庶,令徐康去劝,而他迅速回到岗位上,继续安排布局。

随后徐庶来见徐母,刚未入门,徐母勃然大怒冲出,指着多年未见的大儿厉声骂道。

“辱子飘荡江湖数年,我以为你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你既读书,岂不知何为百姓之圣明之主!冠军侯文不凡,仁义布于四海,西北百姓皆因其政,得以安居乐业,幸福度日。更何况你弟徐康之所以尚能在世,全因军侯恩德,我亦受其侍养。我徐氏一家受军侯重恩。曹操乃欺君罔上之贼,欲趁军侯病危,出兵征伐西北。你眼见西北将乱,百姓遭贼欺辱,却仍袖手旁观,不知忠义!这等无义逆子,我有何面目与你相见!你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

徐母连声喝骂,骂得徐庶羞辱不止,拜伏于地,不敢仰视。徐母骂毕,气得自转入屏风后去了。徐庶久久不敢起身,徐康在旁相劝不了,故进宅子来劝徐母。

第七百七十八章 并州激战(上)

少顷,徐康满脸惊恐之色跑出,大叫道。

“不好了!!!大哥,母亲欲要自缢于梁间!我阻挡不住,大哥快快进来!!”

徐庶一听,脸色大变,手无足措,慌入去救时,见徐母已高高悬起。徐庶乃是个孝子,父亲早逝,从小由徐母拉扯大。一时间,徐庶只觉脑袋都整个炸开,连忙冲去扶住,救下徐母后,徐母又再挣扎,欲要上吊。徐庶跪拜在地泣声而道。

“母亲吓唬孩儿!孩儿皆乃母亲所付,母亲之命,孩儿岂敢不从!徐家所受恩德,孩儿必当赴汤蹈火,肝脑涂地报付之!”

徐母听后,怒色才稍稍褪去,与徐庶吩咐道。

“冠军侯乃爱民之主,我虽是女流之辈,但亦知当今朝廷已非汉室所用,受奸贼一手把控。我儿一身才华,若不能为民请命,救于万难,学有何用?我观冠军侯犹如昔年推翻暴秦之高祖,这等贤明之主,竟青睐我儿,我儿岂能不赴之!?”

徐庶为安抚其母之心,当下满口答应,但其实心中尚未有对文翰生有忠心。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文翰到底是乱世之贼还或是定国安邦之贤主,徐庶未有亲身确定,绝不会忠心而投。即使其母相逼,他只会详装入仕,却不会出一谋一策。

不过毕竟徐家一脉受人重恩,而眼下确如其母所说,一旦曹操兵马杀来西北之地,西北之民必遭灭顶大祸。之后徐庶在徐康的引见下,再见戏隆,与其定下君子之协。徐庶愿为此番西北之难,出谋划策,但仅此一次,全为报之恩德,解救百姓。之后他到底是否要入仕于文翰麾下,还需日后与文翰相见后,再做抉择。戏隆听言大喜,当下应可,派徐庶赶往并州,暂领并州军军师之职,协助高顺。徐庶即日收拾行装,与其母辞别后,连夜快马加鞭,赶往并州。

话说此时高顺已将徐庶引至并州郡衙大堂,徐庶、张绣、胡车儿、裴元绍等人纷纷入席,众人坐定。

高顺早前已从戏隆发来的文书内得知,徐庶此人能耐。戏隆书中有言,徐庶乃旷世奇才,不但韬略了得,且熟知兵法,用兵布阵亦是了得。此番并州有此人坐镇,可安枕无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