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页

恰巧孙策唤取,狱吏方与于吉带上枷锁而出。这一幕正好被孙策看得眼切,于吉能蛊惑人心之事,更为确信不疑。孙策当即痛责狱吏,仍将于吉械系下狱,明日准备下斩。

此事传出,张昭等数十人,连名作状,拜求孙策,乞保于神仙。孙策以为江东大臣,皆被于吉迷惑,更为动怒,大喝。

“公等皆读书人,何不达理?昔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鼓瑟焚香,常以红帕裹头,自称可助出军之威,后竟为敌军所杀。此等事甚无益,诸君自未悟耳。我欲杀于吉,正思禁邪觉迷也。”

孙策一心将于吉视为如同张角之流的祸国妖人邪道,非杀不可。众官无奈,征虏中郎将吕范心起一计,拱手告曰。

第六百三十七章 于吉之怒

“某素知于道人能祈风祷雨。方今天旱,何不令其祈雨以赎罪?若是当能,祈雨之举亦为福民之举。将军,应当以礼贤。”

吕范此言一出,众官纷纷附和。孙策不信于吉有此能耐,冷哼一声。

“我且看此妖人若何。若是不能,当场就杀!”

孙策遂命兵士于狱中取出于吉,开其枷锁,令登坛求雨。于吉救民无数,受天下人之爱戴,此番却连遭孙策耻辱,心中自然怨怒。

于吉怒而领命,即沐浴更衣,取绳自缚于烈日之中。百姓观者,填街塞巷。于吉谓众人曰。

“我求三尺甘霖,以救万民,若孙朗再是反悔,即得天怒人怨!”

众人见仙人发怒,皆是唯恐,有人发言。

“神仙息怒,若能灵验,少将军必然敬服请罪。”

于吉听罢,与押行兵士大笑而去。少顷,孙策亲至坛中下令。

“若午时无雨,即焚死于吉。”

先令人堆积干柴伺候。于吉披头散发,手舞桃木剑,道符飞散,在坛施法求雨。将及午时,狂风骤起。风过处,四下阴云渐合。在场军民无不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