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连连两月没有上朝,虽其中传有病重消息,但忽然却传来其已是仙去。顿时朝廷百官一片哗然。不少大臣已猜得其中必有大阴谋。
灵帝驾崩两天后,皇子辩即位,是为汉少帝,时年十四岁。少帝辩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由于少帝年少,何太后临朝称制。宣布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封皇弟协为渤海王,时年九岁。封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同录尚书事。
何进为了快速稳固其外甥刘辩的皇位,肆意拢权,又传信于各地州牧、太守暗示他们发表支持刘辩的声明。何进势大,各地州牧、太守无敢不从,内外臣僚,皆其心腹。
而一直支持皇子协的董太后,见事已成定局,何氏一脉权倾朝野,勾结党羽,无人敢与其对抗。
便只好接受刘辩登基的事实。不过董太后亦有其手段,借着其身份,刘辩年少,临朝垂帘听政,又在朝上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其弟董重为骠骑将军,欲要借其掌握军权。
何太后见董太后专权,于宫中设一宴,请董太后赴席。酒至半酣,何太后说起昔日吕后之事,以其借鉴,示意董太后莫要干扰政事。董后听毕大怒与何太后争执起来,更扬言要敕其弟董重,杀其兄长何进。何太后听毕也是大怒,两人争竞差点差点大打出手,宫女太监将两人分开,各劝回寝宫。
何太后回去后,连夜召见何进,告之前事,何进听罢来早设朝,使廷臣奏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合仍迁于河间安置,限日下即出国门。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家人举哀,军士方散。
于是,董氏一脉已是被何太后与何进还有其党羽将其势力清除七八,汉少帝的皇位已是稳固。某日,何进入宫拜见何太后,商讨清除张让等十常侍一事。
而哪知,何太后在张让、赵忠的警示下,唯恐其兄何进势力庞大,无人能将其牵制,故意推迟拖延。何进发现其中端倪,愤愤离去,在大将军府中,召见其下党羽,商讨如何铲除阉狗之事。
河内太守袁绍,当场建议,让何进召集各地诸侯,赶来洛阳勤王,打着尽诛阉竖旗号,到时不怕何太后不从。何进听毕,觉得有理,当即大喜正想要认同。其下主薄陈琳却是直言,此乃祸乱天下之举,何进则笑他是儒生之见。
第二百九十六章 谁是乱天下者
而在一旁一直默不出声的曹操,却是忽然开口,亦是与陈琳有相同见解,说杀阉狗只需一狱卒便可,而召天下诸侯入京勤王,乃是引狼入室,若是执意而为,汉室必乱。
原本上次在正德门内,何进已与曹操有了嫌隙,现又听曹操话中有指责其唯恐天下不乱之意。当场暴怒,连连指着曹操呵斥,将曹操赶出府中。
曹操出了大将军府,他立在门前,紧闭双眼,大大的叹了一口气道。
“何遂高啊,何遂高。汝若要执意,这乱天下者,必定是汝!”
不过,只可惜此时的何进,已被权倾朝野的高位,冲昏了头脑,任何不合他心意的建议,他都不会听进心内。而且,他此为,亦有其野心。人的野心和欲望,就如一个无底大洞,如何填,也不可能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