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页

见实在躲不过去,高坂昌信只好把情况一五一十的说清楚,骏远三完全落入东军手里掌控,巨摩郡半数为真田幸隆的控制,最重要的是小山田信茂与穴山信君失去联络,国中的军势不过一万三千余众,还能撑得几时还是个问题。

武田信玄缓缓的闭上双眼,许久才喟然一叹:“小山田与穴山已经失去联络了吗?果然他们已经里切了,甲斐过半领地落入敌手,我武田家要完了……”

“还有……”

武田信玄看了高坂昌信一眼,熟悉他的性格便清楚他很犹豫,平静地说道:“还有什么一口气说清楚罢!本家不会怪你的。”

“刚才收到的最新情报,武田典厩殿率领骏远三先方众的两万余军势,以秋山信友为先阵大将统兵三千,向踯躅崎馆杀来。”高坂昌信忽然跪伏于地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说着:“都是臣下无能,在主公病重的这一个月里,屡次败在东军手下,丧师辱国其罪难赦……”

“次郎终于还是来了……”武田信玄忽然看见角落里,放置的长短两把太刀,稍长的太刀名为来国长,稍短的太刀就是来国俊,这两把刀都是他父亲武田信虎当年赠给他的元服礼物,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往事种种早已物是人非。

“……主公!您在听吗?”高坂昌信关切地望着他,担心武田信玄又像一个月前收到来国俊的时候,手捧着肋差当场陷入昏迷,这一病就是一个月缠绵病榻,导致甲斐国的局势渐渐崩坏,让武田家臣团束手无策心力交瘁。

武田信玄缓缓说道:“我没事,只是感叹世道变的太快,昔年的光辉岁月仿佛依稀在眼前,转眼间却已经变成这般模样,果然如父亲说的那样,我真的不是位优秀的家督吗?”

“不是这样,主公是天下最优秀的家督,在我武田家数度遭遇危机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开疆扩土为甲斐武士打出大片栖息之地,这是多少武士争其一生也做不到万分之一的伟大成就!请主公不要灰心丧气,一定会走出困境的!”高坂昌信裤苦苦规劝着,心里则在不断的责备自己的疏忽和愚蠢,就不应该让生病的家督再听到这么危险的情报。

可是有些时候,并不是他不说就可以装作没发生过,郡内领小山田信茂,河内领穴山信君背离武田家的消息传遍甲斐,武田信繁带着老父武田信虎,以“复正朔平乱主”的名义讨伐无道的家督武田信玄,这是他们兄弟二人第一次针锋相对,也是最后一次。

佐竹义重率领两万军势越过崇山峻岭,以小山田信茂为先锋攻入甲斐盆地,一时间小小的甲斐国中聚集七万大军,而失去四周崇山峻岭保护的甲斐盆地,就好比失去甲壳的蜗牛那样的脆弱无力,一整块甲斐盆地里沃野千里,全无防守的依凭,被顷刻之间攻下大半。

西北部的真田幸隆率领三万大军,外加甲斐国中及诹访郡的仆从军五千余众,轻松的越过釜无川直取踯躅崎馆,西南部武田信繁的行动更快一些,有穴山信君这个带路党的支援,又具备名份和讨伐家督的大义,一路上残余的各城守军皆是望风归降。

即使进展不甚顺利的佐竹义重所部,在此时也轻松越过笛吹川,在甲斐平原的中心地带与其他两路大军会师,七万人围着一个防守薄弱的平城踯躅崎馆,而城内的守军就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减员到不足两千人,崩溃的速度之快超乎想像,武田家已经众叛亲离了。

时隔几天,踯躅崎馆里早已是人心惶惶不复往日的平静安宁,城内的守军不过几百名忠诚的武士带着一千多个足轻继续坚持着,忠诚勇敢以及怀着报恩之类的复杂心思,总之那些多年来受过武田信玄恩惠的武士和足轻都留了下来,他们是武田家最后一丝胆魄,而他们的敌人有许多是昔日的亲朋故旧、同僚好友,短短的几日就变成敌我两阵营,真可谓世事无常。

武田信玄的病情恢复的不错,已经可以站起来在庭院里走动,他拒绝儿子武田胜赖的转移到要害山城笼城防守的要求,固执的留在踯躅崎馆里,同样留下来的还有高坂昌信、马场信房等多年亲信老臣,其余一门谱代死的死逃的逃,如曾根一族集体里切变节的大有人在,谱代消失一大半,反而是几个足轻大将家还留下来,但这些都阻挡不住东军的步伐,武田家真的要完了。

此刻的武田信玄失去往日的飞扬风采,仿佛一个饱含沧桑的中年人坐在庭院的回廊上吟唱着诗歌,仔细听那是《敦盛》的幸若舞的歌谣,良久才嗟叹道:“可惜我这残躯不堪驱使,要不然还真想跳上一段幸若舞作为最期的践行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