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中条时秀也是无可奈何,能够想出这么大胆的奇袭战术还成功的执行成功就已是运气爆棚,指望他再来个天降鸿运把顽固的浅井军杀崩盘就太过为难人,眼看天色放亮已没有更多的机会,中条时秀便依照原路撤退。

浅井长政也被逼迫的毫无办法,粮食被一把火烧光他还扎营作甚,总不能让几千军势在山上当野人以野果充饥,而且他也看出这支吉良军准备原路撤退,他自己又无力追击这支奇袭军,于是就喝令军势死守各地不得妄动,作出想离开就请自便的举动。

他会这么做选择也是无奈之举,浅井军确实没办法继续追击,大营里的粮草已经被烧掉大半,士卒死伤无数诸多营帐被焚毁,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更让国人众的心思浮动,完全没有强留这支夜袭军的打算,既然想留又留不住还不如故作大方的放他们离去。

中条时秀沿着西侧的山路下山转而向余吴湖方向撤退,林撤退前还发出撤退的信号几十支名为左义长的爆竹,山本时幸收到信号也就知道奇袭军夺营失败转而撤退,他便立刻下令全军撤退放弃对山下浅井军的强攻。

此一役而后被命名为贱岳之战,双方累计投入兵力三万余人,其中浅井方一万两千人共战死两千八百多人,受伤四千多人,粮草辎重被焚毁大半损失堪称惨重,这火少的不仅仅是粮草辎重那么简单,更是浅井家积攒下来的部分家底和心血,这可谓是元气大伤。

而吉良军一方两路军势合计一万九千余人,战死九百余人受伤一千七百余人,罕见的损兵折将却没能从这场夜袭战里获取粮草辎重以及俘虏的利益,他们打的是一场纯粹为政治利益而服务的战争。

浅井军被耗个半残,不但损兵折将烧失大把粮草辎重,还把野良田之战里打出来的威名重新给打回去,不过作为吉良军百试百灵的夜袭战中唯一能坚持下来的武士,年轻而强硬的浅井长政还是被畿内的众多大名牢牢记住。

第475章 畿内超新星

畿内的舆论界就是喜欢寻找新鲜有趣的话题,喜好新人物新面孔新的传奇故事,许多文化人就是靠点评天下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为生,更有些人依靠一张嘴巴能成为豪商的座上客,别管是军事政治方面的还是文化风俗上的,甚至是一些街头巷尾的八卦都能拿来扯上一通,许多人物的逸话就是从这些人的嘴巴里传出来的。

比如十年前吉良义时阵斩十河一存,再比如八年前吉良义时在桂川合战中以少胜多,打的畿内枭雄三好长庆七年不敢染指京都,再比如洛中合战血战百日死伤近万人,右京地区大片敷屋被烧毁,战事的惨烈程度堪比近百年前的应仁之乱,甚至在局部战争的烈度上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都是爆炸性的话题,曾经一度火热到京都上下从天皇到庶民日常谈起的话题,在这些文化人的口中经过层层加工变成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史诗,就好比《平家物语》里的平敦盛那样,不但是津津乐道的爆炸性话题,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故事。

而这一次的贱岳之战也是个引人注目的噱头,在畿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吉良军终于碰到一个刺头,吉良家一万九千大军在山本时幸、中条时秀的率领下,夜袭浅井长政的一万两千军势竟然攻而不克,这足以证明这支浅井军以及他的领军大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人物。

从战损上来看是吉良军大优,但是却无法掩盖吉良军优势兵力打劣势兵力还是没打赢的尴尬局面,比起当年吉良义时每次用劣势兵力打赢优势兵力的三好长庆,那绝对是差的不止十万八千里,在有心人的宣传下又有人拿出才过去没多久的洛中合战说事,将中条时秀和吉良义时一比对,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畿内的舆论家是不会去穷究这场战争的诸多内情,没人去关心中条时秀明明远在丹后舞鹤港,又是用什么办法杀到近江的伊香郡,从地图上画一条直线是很轻松,但这条直线上几乎没有像样的路可以走,全是翻山越岭的危险线路。

这又不是一个人远足探险,三千人行军既要速度又要安全是几乎不可能达成的,到是有两条大路可以绕行,一条是从舞鹤港南下经丹后街道进入京都,再从京都向西来到坂本再向北进入伊香郡,全程徒步行军走下来没有十天八天是不可能走完的,更不用手途径京都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另一条就是从舞鹤港出发,经若狭街道进入越前敦贺港再南下进入近江国的伊香郡,这条路的距离最近沿途也非常安全,正常行进不到五天就可以走完全程,但是若狭武田氏会不会放任这三千军势大摇大摆的经过?敌对的越前朝仓家会不会允许这些军势从领内穿过?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