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杉宪政耽于玩乐不理政务,却不表示他没政治智商,会意地说道:“在下也没想到古河公方委身事贼,还要迎娶北条家的女儿为正室,关东的武家对公方殿下的不智十分失望与不满……”
“嗯!”吉良义时对长尾景虎做出稍安勿躁的动作,故作思索道:“那么,这为祸关东的北条氏又是什么人?难道是镰仓幕府北条氏的余孽不成?不对呀!本家记得《太平记》中写的很清楚,新田义贞讨灭北条一族……那这北条氏又是怎么来的?”
“说起这北条氏在下可是十分清楚,他家本与北条氏毫无关系,乃是四十多年前,北条氏纲僭称北条氏以期获得统领关东的武家的名份!但这一族本是外来户,改名的小把戏得不到关东武家的认同,反而有更多武家反感这后北条氏的作风!”说起关东的旧事肯定绕不过上杉家这条地头蛇,上杉宪政当然了解北条氏的历史,黑一下这个生死大敌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这北条氏本是幕府执事伊势氏一门众,备中伊势氏出身,初代家督名叫伊势长氏入道早云庵宗瑞,在外甥今川氏亲的支持下迅速在伊豆站住脚跟……”
北条早云原名伊势盛时,别称伊势长氏、伊势氏茂,早年借助宗家伊势贞宗的帮助,担任幕府申次众,主要负责幕府对各守护大名的内外政,也就是外交官的意思。
时值应仁之乱爆发时期,从属于东军的伊势氏遵从东军统帅细川胜元的命令,让伊势盛时的姐姐北川殿,嫁给同属于东军体系内的大将今川义忠,以此来加强东军体系内的凝聚力,这位北川殿也非常争气,刚嫁过去一年,也就是1471年就诞下今川家的嫡长子今川氏亲。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今川义忠鼎盛之年却战死在远江国人的突袭战中,年仅六岁的今川氏亲直面一门众出身的堂叔小鹿范满所发起的挑战,家督之位岌岌可危,这时刚刚继位的细川政元当即命令伊势盛时下向骏河,消除今川家可能内乱的苗头。
细川政元这么关心今川氏也是有理由的,历来骏河今川氏都是拱卫关东入侵京畿的第一道防线,关东公方代代心怀夺取幕府将军之职的野望,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作为幕府实际掌权者的细川政元自然要格外重视这条防线的稳固。
很快今川家的内乱消弭于无形,是伊势盛时第一次走上政治舞台,同时也给细川政元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他而后崛起奠定了基础。
应仁之乱结束的文明年间,大臣家的公卿正亲町三条公治作为幕府九代公方足利义尚的侧近十分活跃,其正室乃是幕府执事伊势贞陆的从妹,其子正亲町三条实望在明応政变后,担任了十一代将军足利义澄的近臣。
这位正亲町三条实望的正室就是今川义忠和北川殿所生的长女,被称为北向殿,也就是伊势盛时的外甥女。
伊势盛时在解决今川内争而回京后,便于幕府奉公众小笠原政清的女儿结婚,这名女子便是北条氏纲的母亲,小笠原政请之子六郎,其弟小笠原元续等人也在随后下向关东,成为了后北条氏的巩固之臣。
伊势盛时随后又回到幕府担任申次众,在正亲町三条实望与他的外甥女北向殿结婚的时候,突然辞去幕府申次众下向伊豆,因为他得到细川政元的命令,奉命搅乱在“都鄙和睦”下一派安宁祥和的关东。
细川政元这么做不是他脑袋有个坑,或者放弃治疗什么的,而是因为关东公方的特殊体制形成了一套独立于室町幕府的“关东幕府”,拥有独立的军事指挥权、纠纷诉讼判罚、土地裁判、阙所处分、土地增封、安堵、减封、改易等诸项属于幕府的独有权力。
在应仁之乱爆发之后,关东也经历永享之乱、享德之乱、长享之乱的一连串洗礼,关东的武家从团结在关东公方的旗帜下追求独立的道路,逐渐偏离到内部争权夺利的派系纷争,这也是足利义政与细川胜元谋划已久的策略,包括堀越公方足利政知的设置也是其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