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良义时对这个提议十分兴奋,灰吹法的名称他也听说过,但作为一个不明觉厉的外行人,根本不知道灰吹法还有这种神奇功效,纯铜是硬通货这个道理天下皆知,日本历年勘合贸易都被大明朝要求提供足够的纯铜,明朝才会给日本等价的永乐钱。
纯铜的价值也等价永乐钱的价值能一样吗?傻子也看的出不一样,永乐钱做工精细自不用说,但无论哪朝的铜钱都没有纯铜的一说,铜钱里都要掺杂其他金属,没有利润大明朝也不会允许日本一趟趟带着破扇子,烂打刀来骗钱。
众所周知,大明和日本都缺铜钱,日本缺钱是因为有铜矿却没有开采冶炼以及铸造货币的技术,大明朝缺铜钱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铜钱根本不够用。
大明朝缺钱直接影响到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期的顺利发展,手工业因为缺少足够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而无法开工,市场上缺乏足够的货币而无法促进物流增长,整个江南手工业一直面临没钱开工没钱采买的窘境。
还有大明朝的士绅地主,喜欢把金银铜等贵重金属炼成金属球储存在自家地窖里,或者干脆把铜钱装进大缸里埋起来,这种陋习更进一步促进钱荒的生成,市面上越缺钱就有更多的人这么做,反过来促进市面上的铜钱更少,最后恶性循环自己把自己玩死。
归根结底来说日本是更缺钱,大明则是更缺铜,如果大明朝有足够的铜矿或者纯铜供应,完全可以把这些不正的风气给扭转过来,而且日本与大明朝之间的勘合贸易并不是所谓的坑大明朝,双方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
幕府派出勘合贸易使去大明朝求永乐钱,大明朝就让他们贡献纯铜,当然不给点甜头幕府是不会愿意的,所以才有了破扇子、烂打刀去宁波市舶司换来生丝再贩运回日本赚取暴利的因由。
从这位年近六旬,白发苍苍的苏我太兵卫的嘴里得知,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跟随同乡前往北九州学习探矿、采矿以及冶炼技术,并扎根在北九州、西国居住三十余年,直到去年年末大内家被闹的乌烟瘴气,才带着家人返回家乡。
他的长子苏我与兵卫是一位比他父亲更优秀的矿冶高手,三十二岁就有一身非常厉害的锻造手艺,据说灰吹法的工艺也是苏我与兵卫做学徒时,偶然间从一位流落山口馆的明国工匠手中学到一门名叫灰吹法的工艺,得知这门工艺可以提高矿石中提取纯金银铜的比例,而后便依靠这门工艺成为大内家的冶炼工匠,他的父亲也随之成为大内家的御用工匠。
但当他学会灰吹法之后不久,不甘寂寞的苏我与兵卫又放弃优渥的待遇,跑到备前国的长船地方,学习长船著名的锻造武器的工艺,在长川国一待就是十三年,若不是他的父亲看他一直痴迷刀工,连个妻子都没娶强拽着他回到堺町,他可能一辈子都会呆在那里不走。
苏我太兵卫还有个小儿子名叫苏我平兵卫,今年刚满二十岁也继承了他父兄的天份,而且在冶炼工艺上有着超越其兄苏我平兵卫的天赋,不但跟着学会家传的灰吹法,还学他的兄长十几岁就离家出走,跑到九州平户跟着南蛮人混在一起,据他自己说在平户待的五年里,南蛮话和明国话都能听懂。
这是很有趣的一家子,吉良义时决定雇佣他们父子三人,为此还特意在坂本城北部靠近山道町並设立一座铜屋,让父子三人负责冶炼铜钱提取铜料,在他们冶炼的时候吉良义时得以现场参观,才弄清楚这个灰吹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灰吹法看起来很神秘,其实就是借用金银铜铅的熔点不同,借着高温加热的过程通过空气氧化和沉积逐渐分离出液层,然后再打开一个缺口用大铁棒将上层的铅液及杂质排出去,可以得到纯铜溶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提炼金银铜的方法,就是在金银铜混合的金属里加入纯铅,通过铅的加热融入再沉积分离,可以把金银铜一点点析离出来,这已经属于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也难怪他们这一家子要离开家乡河内国五条村大老远的跑到九州、西国去学习。
有了足够的铜料只能保证他不亏本,但是永乐钱该哪里来?总不能卖纯铜换永乐钱吧?于是他又开始为足够的永乐钱开始发愁,吉良义时又在堺町寻找明国的商人看看有没有工匠可以翻铸永乐钱,但是这些明国商人大多胆小怕事,一听他露出点话锋就摇着脑袋说这不行那不行,让他觉得束手无策,有铜料不铸钱就是浪费,但是到哪里去找会铸钱的人。
二月底的某天,吉良义时正坐在铜屋外发呆,铜屋所在的町並成为鐚钱的仓储地,如此要地自然要派出西条备专门守卫,这些天吉良义时都在为永乐钱而发愁,从西国来回贩运永乐钱的成倍太高,而且一路上山高水远,遇到不长眼的野伏、海贼打劫可就是个坑,不说被打劫这么不吉利的话,路上的大名抽税也能抽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