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过后,司马懿正式就任宗正丞一职。而由他所引起的“战争”,却仍是硝烟未散。司马懿的那篇《忠孝论》,在天下士人中引发了一场大论辩。围绕的忠孝谁者为先的问题,成千上万的士人分化成两派——南方士人和部分北方士人赞同司马懿的论断,认为“忠为孝先”,对父母之孝只是“小孝”,对天子社稷之忠才是真正的“大孝”,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另一部北方士人则力主“孝为忠先”,他们认为一屋不扫,不足扫天下,对父母不孝,又岂能真正做到忠于天子社稷。
短短的两月时间里,无数名士大儒著文立说,相互驳斥。论战到后来,司马懿这个“罪魁祸首”倒似成了摆设。(注:历史上,魏晋时期关于忠孝的争论的确相当激烈)
……
章和四年正月二十五,大哥离庐江北上前往章陵、寿春、广陵,探望自青、徐两州南下避祸的百姓。随后还将一路北上徐州、青州,继续巡视军政,安抚地方军民。
年后刚刚八岁的小阿斗,也随大哥出行,作为见识民间疾苦,增长眼界的历练。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从未出过远门的星彩丫头,听说阿斗要随大哥出巡,居然乘着一次家庭聚会的机会,缠着大哥也要出去“游玩”。
大哥向来宠溺小丫头,或许也是顾虑到阿斗年纪太幼,巡视途中耐不住寂寞,征求了我和二哥的意见后,索性连星彩带小关兴一同出行。
苞儿则因为需要勤练武艺,被我留了下来。起初他还很是不开心,直到我答应让他与小邓艾一同去见识军伍,才安抚住这小子。
二月初八,我携小邓艾和苞儿返回荆州,亲自主持新兵操练事宜。
与此同时,二哥也南下丹阳,巡视扬州的新兵操练。
截止到去年十月,荆、扬、交三州前后两次,一共征募了新兵十万人。加上北伐战事中所获的降卒,如今我军的规模已不下35万人。如果再加上凉州、西川、汉中,总兵力应在45万以上。
人数的激增,却并不能等同于战力的增强。第一次北伐时,参战的二十万将士都是成军多年,至少也参加过两次以上战事的精锐。这样的军队操使指挥起来,不会存在任何问题。但一支刚刚成军操练未久、甚至一战未经的军队,上了战场后,一旦遭遇困境,很容易出现“炸营”甚至是“军惊”。
要想防患于未然,只有进行最为严格的操练,甚至是实战攻防操演。
不过幸运的是,许多伤残的退伍老兵应朝廷之请,自愿留了下来协助操练新兵。老兵们身经百战而险死还生,他们最大的财富就在于亲身经历而磨练出的丰富战场经验。新兵们能够从其中受益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