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名年轻禁卫疑惑地询问同伴时,另一名样貌彪悍的禁卫并不带恶意地轻讥道:“带点眼睛!刚才进殿的是锦帆水军的兄弟,肯定是君侯跟将军那里有捷报了。”
年轻禁卫摇了摇头,随即有些不服气地说道:“你就肯定是水军的人,他穿的衣甲不跟其他部曲一样?”
“老子当年在将军帐下征战江东那一会,跟水军的兄弟打得交道多了,一看就知道。”样貌彪悍的禁卫瞥了一眼年轻的同伴,自得地说道,“你小子连战场都没上过,当然看不出来!”
年轻禁卫本是荆州大族杨氏的庶出子弟,所以入宫担任禁卫,只是为便于日后的前途发展,此前的确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事实上,宫中至少有两成左右的禁卫,都跟他情况相似由名门宗族的良家子担任禁卫,其实本就是历朝不成文的传统。
“闹什么,寇校尉快来巡查了,想挨训么?”姓杨的年轻禁卫面孔一红,正准备反驳什么,却被禁卫军什长的呵斥声打断。
镇住部下后,那什长走回原位的过程中,突然说了一句:“是水军的兄弟!”
……
来自汝南的捷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了庐江城。这个消息来的非常及时,极大的安抚和鼓舞了民心。
虽然并没有朝臣刻意宣扬什么,但庐江百姓也或多或少地闻听了一些战事不利的风声。已有多年没有遭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担心前线失利会波及到后方,惟恐安定的生活再次消失,一面衷心期盼北伐大军能够化险为夷,一面也不禁心有惴惴。
捷报的传来,让全城就象过节一样,上上下下欢欣鼓舞。
……
携徐庶、张昭二人回到大将军府后,刘备终于褪出了人前那从容自若的表情。
将连同捷报一并送至的另一封密信连看了5、6遍,几乎都能将内中每一字每一句背诵出来,刘备这才放下手中绢书,欣喜地说道:“自韩遂助纣为虐南下以来,我就一直担忧三弟那里。三弟兵力逊于曹、韩,骑军更是远有不如,这一战本就是艰难异常。
没有想到,三弟居然能在如此逆境之下,大破曹、韩联军。”
说完后,刘备似大石落地一般,长长舒了一口气。
“确实如此!”徐庶笑着说道,“将军此战,将天时、地利、人和等诸般因素,运用得淋漓尽致,以寡破众,堪比古之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