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页

我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了什么,目光转向庞统,却见他嘴角带出一丝淡淡的微笑,似乎心中早已有所得。

“我军实际所要做的,仅仅是拖延曹操向曹洪示警的时间。”司马懿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据已知消息来看,曹洪若保持现有的行军速度,大约在今日午时与未时之间就能赶到堵阳附近,距现在最多还有三个时辰。也就是说,只要能在这三个时辰之内,保证让曹洪无法接到曹操所派斥候的示警,伏击便不会受到影响。”

顿了顿,司马懿看向朱桓,询问道:“朱郎将所以判断只有五成把握能够截住曹操所派斥候,主要是因为宛城通往颖川的道路太多,难以面面兼顾的缘故吧?”

朱桓眼中忽地闪过一丝了然之色,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从宛城前往颖川,走堵阳是最快捷的一条路,堵阳的小令亭也是育水河段较为窄浅的地方,容易渡河。除了走这条路,其余的道路都需要绕路,而且越是偏离堵阳,所要绕的路越长。其实我军真正要封锁的道路只有四条……”司马懿走到堂中的沙盘旁边,伸手比划出四条较近的路线,“除这四条路,走另外任何一条路,曹操都无法在未时之前联络上曹洪,除非他也有飞鸽传书。等到曹洪进入我军伏击圈中,就算曹操的传讯斥候赶到,也已于事无补。”

“如果只是封锁这四条路,朱郎将有几成把握?”司马懿侧首再向朱桓询问道。

“至少有九成!”朱桓斩钉截铁地回道。

司马懿的分析,虽然看似有些复杂,但细品下来,实际就是打一个时间差。而在原先的计划中,我所以要求赵云、黄忠拖延住曹操(事先已得到黄忠的飞鸽传书,确认了曹操的存在),令其在今日正午之前不能返回宛城,其实也正是出于这一目的。

以黄忠为饵,诱出曹操;以赵云为钩,钓住曹操;以文聘为叉,伪作全师进攻宛城,以引诱曹洪来援;以我为网,等待曹洪撞进圈套之中——这就是庞统的四线连环之计。

这样环环相扣的连环计策,原本是具有很大风险性的,一旦其中某一环节有失,就可能导致整个计划失败。如果再无法及时互通消息,甚至会给对手个个击破,造成全盘的溃败。

但对于我军,这一计策风险性却几乎等于零。因为,即便某一个环节被出了问题,凭借飞鸽传书,就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消息传递给其他几方,进而及时地采取反制措施。

按照的庞统的计划,只要曹操被赵云、黄忠牵制住,我这里顺利击溃曹洪之后,就可以引得胜之师西向会合文聘,再凭借兵力的优势一举夺下宛城。曹洪被击破,宛城再被攻下,整个南阳的战局基本就大势已定。

……

正在商议的过程中,专责信鸽使用的士卒突然又送来一封急书,正是赵云亲笔手书的战报文书——经赵云、黄忠合力血战,终给曹操以重挫。除却重创曹军的骑兵外,出击的两万五千余曹军步卒,仅余乐进率领不足万人的残部遁入山中。

这也就意味着,短时间内能够回到宛城的曹军,只有那数千苦战后疲乏不堪的骑兵。依这样的一种情况,曹操从宛城派兵东击的可能已是微乎其微。

我军的后顾之忧基本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