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页

“广陵内乱,于太守也已确认渡过淮河,关羽、张飞实在没有理由留在淮北。”荀攸沉吟了片刻,分析道,“纵然准备放弃广陵,但他们决不应当将于太守的大军置之罔顾。于太守渡淮之后,近可攻寿春,截断关、张退路;远可奔袭庐江,直接威胁刘备。

刘备虽然新占扬州全境,但其连年征战不休,兵力应当有限,而且还需分驻各郡,稳固治安。这边关、张的大军不下五万,恐怕已占到刘备军力的半数,而且都是精锐之师。如此一来,寿春、庐江还能有多少兵马?难道关、张就笃定不回师也能挡住于太守的一万五千大军?”

“恐怕,这其中也有担心贸然渡河后撤会遭我军突袭的缘故……”刘晔拈须轻轻说道。

“会否关、张已经乘夜渡河,淮北仅是一座空营?”许攸突然接口,提出一个非常大胆的猜测。

“不大可能……”荀攸摇了摇头,“四、五万人渡河,该会造成何等大的动静,岂会使我军一无所察?而且先前斥候还曾禀报,道遭遇敌军近千游骑的全面猎杀。如果敌军渡河,怎么会将如此重要的战力留在淮北?”

曹操不想再作无谓的猜测,朝荀攸问道:“文和哪里去了?为何还不见有新消息传回?”

“主公……”就在曹操询问的当头,贾诩恰好掀帘进到帐内,“冀州有战报传来!”

“元让?!”曹操先是微微一惊,随即急声问道,“战报何在?”

贾诩从袖中取出一封仍带着些许体温的绢书,恭敬地呈递至曹操跟前。

“……渤海被攻克!”展开绢书,曹操第一眼就看到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

听到渤海被克,帐中众文武皆不由得精神一振。

渤海扼冀、幽两州的门户,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同时是袁谭在冀州最后一块根基,一直由袁谭麾下重臣审配镇守。审配智计出众,在他的统筹调度下,渤海城可谓固若金汤。在几乎得不到袁谭支援的情况下,审配硬是凭借一座孤城抵挡了曹操大军两年之久。而且审配对袁家忠心耿耿,在明知坚守也没有任何出路的情况下,他仍是毫无异心,曾斩杀多达六批前来劝降使者,让曹操对其彻底灰心。

这样一座牢不可破的坚城,终于也成为曹操的囊中之物了。得到渤海,通往幽州的门户便完完全全地打开了,怎能不令人高兴。

就在众人轻声议论此事之际,曹操的面色却突然大变。

荀攸、刘晔几人心细,立即就察觉到曹操的神情变化,知道必有下文,恐怕还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啪~!”曹操猛地一拍桌案,脸色铁青地说道,“好一个审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