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去年八月中(建安六年,201年),会稽太守吕岱奉孙权之命进袭吴郡,但遭魏延、陆逊重挫。经此一战,会稽军兵力大损。为防遭吴郡敌军逆袭,吕岱不得已在郡内倾力扩军、补充兵员。然而,在江东诸郡,会稽地域虽是最广,但人丁却是最为稀少。既要扩军,又不能太过影响来年的农耕生产,吕岱费尽心思之后,决定以战补兵——掠夺山越之民充兵。(注:历史上,陆逊、贺齐等人就是依靠这一方法扩充部曲。)
得到吕岱的支持,平越校尉贺齐调用帐下能够使用的兵力3000人,又向会稽的一些宗族借了2000私兵后,开始对山越发起蚕食攻略。贺齐是自幼熟读兵书,通晓文武。自建安元年,贺齐投效孙策以来屡立战功,几年下来,便擢升至平越校尉之职。贺齐本就是会稽人士,对会稽地理人文情况熟悉非常,其征讨山越,每每以弱击强,却罕逢一败。山越之民虽然勇悍,但于用兵之道却是知之甚少,所以根本不是贺齐对手。累战累败、失却人丁无数的情况下,山越族人对贺齐既恨且怕,却又无可奈何,只能隐避山中,不与其正面交锋。
但此次,山越却是避无可避——贺齐采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里派人潜入山谷吹号击鼓等疑兵之计,不断逼迫压缩山越族人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会稽军还大肆毁坏山越民的田地……百般无奈,会稽山越族长愤然聚集数万青壮族人,对贺齐发起反击。然而,仅凭血性之勇,是无法战胜贺齐这等智勇双全的良将——贺齐领军与十倍之众的山越兵周旋十余日,并三败对手。尽管每次贺齐破敌之数并不甚多,但对山越族人的士气影响却是极大。贺齐军步步紧逼,不得已之下,会稽山越族长只得一面与贺齐纠缠,一面派遣使者前往丹阳求援。那使者历经艰险,先就近到了吴郡,恳请全范和魏延出兵相援。
全范已知己方与山越之间的盟誓协议,亦清楚处理好山越的关系对稳定江东形势、以及增兵补户极有裨益。所以,在接到求援的请求后,全范也不敢怠慢,一面派遣快马向丹阳传递消息,一面召集郡中主要将、官商议此事。振威校尉金畴认为己方新募士卒的操练尚未完成,还不到出兵的时候,若贸然出兵,未必能够成事。以陆俊为代表的郡中大吏亦赞同此议。但威东将军魏延却执不同意见——魏延认为,吕岱、贺齐所以对山越发起大规模攻略,正是为了以战补兵。以山越之势,根本就不是贺齐对手。所以,拖得越晚,贺齐就可能掠夺到越多的兵员。而且,如今贺齐领军南击山越,会稽郡内防守必然有所空虚,正是进击的极佳时机。
太守全范对魏延的看法较为赞同,但金畴所说的新兵操练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无法议定之下,全范连夜再急遣快马前往秣陵。得信之后,简雍、林雪、庞统三人紧急商议,但也无形成出最终决定,只得将事情的原由经过详细地写于绢书之上,再遣快马急赴寿春。
寿春,郡守府议事厅
接到丹阳的急报之后,大哥即刻召集了二哥、我和徐庶三人商讨会稽之事。
“……以势而论,此刻确是出兵会稽的好机会。”根据已知的情报,徐庶非常细致详细地分析了出兵会稽的利弊,“但若果真出兵,有两件事不得不慎重考虑——其一,便是全太守他们已经想到的新兵操练不足问题。若以那些征募不到三月的新兵出征会稽,实非良策。其二,万一我大军进击会稽,孙权会否乘机再犯丹阳、庐江?虽则孙权军前番连败于君侯与将军之手,而今又内自生乱。但其实力尤存,不可轻忽,而内乱亦不定何时将会平息。所以,这一问题不得不加以留意。”
“元直之言甚是……”大哥听罢,沉吟片刻后,点头称是。随即,大哥转头对我说道,“三弟,你有何主张?”
徐庶的分析非常全面,以此为参考,我仔细考虑后,有了自己的决定:“大哥,于情于势,于义于利,弟认为应当出兵。”
顿了顿,我继续说道:“元直所说的两事,解决起来难度虽大,但应当还有办法……”
听了我的计划后,大哥、二哥、徐庶思索片刻,皆点头表示可行。
“三弟……”大致的事宜商讨完毕后,大哥对我提了另一件事,“你与弟妹自成亲后,便是分多聚少。前段日子弟妹有孕在身,不便远行。但如今苞儿和星彩已平安出世,我准备……待弟妹身体恢复些后,便命人将她母子三人护送至秣陵,你看可好?”
“……”沉思了片刻,我最后还是摇头说道,“大哥,此事不必急在一时。丹阳新定不久,而且江东战事未平,她们母子还是留在寿春更安全些。此外,蓉儿她未必适应江东水土……”
“也有道理……”大哥微微颔首,有些遗憾地说道,“既然你主意已定,大哥还是以前那番吩咐——但有闲暇,便回寿春看看。以乌骓脚力,秣陵至寿春也就是大半日之工而已。不为我和你二哥,也得多看望看望弟妹与两个孩子……”
“小弟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