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

“孔明,来到庐江、寿春,有何感受?”详细地了解了诸葛亮前来寿春的经过后,徐庶笑着问道。

“人和!”诸葛亮想了想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只说了两个字。

“呵呵……”徐庶笑着说道,“刘皇叔可称当世罕有的明主!孔明,你与我共同辅佐刘皇叔可好?还有士元他们……我等兄弟齐心协力,必可助刘皇叔安定社稷,抚慰黎民……”

“……”诸葛亮笑了笑,说道,“我想先见见刘皇叔再说……”

“明日就为你引荐……”虽然诸葛亮并位直接答应,但徐庶却知道事情基本已成,高兴地说道,“不!明日我还是请主公亲自来见你……哈哈!”

得到诸葛亮较为肯定的出仕回答后,徐庶显得非常高兴,也将自己出仕后一些经历说了出来。了解诸葛亮的为人,又与其关系莫逆,徐庶在讲说时也不必顾忌太多,由当日的寿春之战,一直提到最近的一些事务。当然,最紧要隐秘的事徐庶并未透露。

当徐庶以略显惊叹的语气说及张懿‘试举’之法,诸葛亮却是眉头微皱。

“这位张大人,欲害刘皇叔么?”

第一二五章

“这位张大人……欲害刘皇叔么?”诸葛亮眉头微扬,轻声说道。

“恩~~?”徐庶轻噫一声,先是有些不解,略一思索后,似乎明白了什么,“孔明,你是说……行‘试举之法’会激起士族反对?”

“不错!”诸葛亮点点头,淡然说道,“若果真以‘试举之法’代‘征辟察举’,则天下士族,十成中将有六成以上者,必将视刘皇叔为死敌,另外三成将避而远之,尤能归心效力者,十中无一……”

“……”徐庶眉头紧蹙,低头沉思起来。徐庶虽有大智,但因其出身寒门,对于士族门阀的情况虽有所了解,但切身的体会并不很深。所以考虑“试举法”时,徐庶尽管也想到可能会导致士族反对,但并没有把问题看得多么严重,始终认为是“利”大于“弊”!但如今诸葛亮的话却不得不让他重新审视起来。诸葛亮年纪虽轻,但徐庶一直认为这位“小师弟”(相对于徐庶、庞统、石韬等人年龄而言)的才能是鹿门众弟子中最出众。

“这‘试举’之法,不拘一格、不分贵贱,可任天下贤才为用,的确是难得的选拔人才之法……”诸葛亮先是肯定了“试举法”的利处,但随即话风一转,“但以今时今世而言,却未必完全适用……若此时刘皇叔根基稳固,已有足够实力与北方曹操抗衡、甚至已可戡平乱世,推行此法当可于社稷有利。但以今时之势,强以‘试举’代‘辟举’,只会徒自取祸……”

顿了顿,诸葛亮继续说道:“当今之天下,钱、粮、物力,十之五、六集于士族门阀之手。州、郡之事,亦难脱门阀宗族之力。诸族门阀,更是门生故吏、亲朋旧交遍布天下……可说,若无士族门阀之助,任谁也难成就大事……以曹操论,若无曹、夏侯、荀、程、许诸族鼎力相助,他何以有今日之势?……元直师兄可知,士族门阀对何看得最重?非是土地、非是钱粮,而是……取仕!察举、征辟乃是门阀子弟取仕之道,若以‘试举’代‘辟举’,实是绝士族门阀的根本,他们如何肯依?此法一行,诸士族必将刘皇叔视为眼中之钉!”诸葛一族本也是徐州琅琊望族,即便迁至荆州后,诸葛兄弟也与荆州豪门望族蒯、庞、马诸族关系莫逆,故而诸葛亮对士族门阀情况的了解,要比徐庶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