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呵呵……”我笑了笑,安慰他说道,“水土不服而已!伯道长居河北,北方水土与这江东大有不同,初时定然会有所不适。当初我也是如此……慢慢就会好些了……”

“张将军也曾如此???”郝昭勉强直起身子,恭声问道。

“恩……”我点点头,笑道,“伯道难道不知我是幽州人么?说起来,我所居涿郡比你所居晋阳(郝昭是并州晋阳郡人)还要靠北的多……幽并之地,虽有酷寒,却多有游侠豪杰之士……”说到最后,我油然叹了口气——不知为何,心中突然生出一丝惆怅之感……

“关君侯和张将军正是我幽并男儿中的佼佼之人,末将其实……慕名久矣,但只恨无缘得见……”郝昭神情激动,又略显赧色地说道,“此次得蒙张将军厚爱,收昭于麾下,实是昭三生之幸!”

“呵呵……”我大笑起来,拍了拍郝昭的肩,说道,“伯道,初见时,我便知你是身具非凡才能之人。你所缺者,不是武艺,不是韬略,只是施展才华的机遇而已。若得良机,你必可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投效我家兄长,绝对是你所做出的最佳选择。”

“……”郝昭强忍着内心中的激荡,快速点头,却说不出话来。

“伯道,对河北的战事,你有何看法?”叙话中,郝昭的注意力被分散,一时间似乎也没那么难受了。我笑了笑,继续向他问话道。

“末将愚驽,若言之不当,还请将军见谅……”郝昭恭敬地回答道,“以末将之见,河北战事,于大将军恐将甚为不利……”

“这是为何?”从一旁突然传来了关平的声音。

关平缓步走出船舱,来到我的身旁,出声向郝昭询问道:“郝司马(郝昭暂时还是任军司马),为何你说河北战事对袁谭甚为不利?”

郝昭正待回答,我摆了摆手,说道:“外间风大,回舱再说!”

船舱之中,除我、简雍、关平、全琮和郝昭之外,还另有一人,正是李严。那日领军回到庐江之后,赵云就寻了个机会把李严相投之事告诉了我。高兴之余,我当即便召见了李严,问明了其投效我军的过程后,先授与他军司马一职。回寿春的时候,我没有将李严携带同行,但此次返回江东却将其带在了身边。

“仅以兵力而言,大将军甚至还要多于曹操,但士卒的战力却与曹军相差甚远。大将军麾下士卒大半以上都是新募不足三月之人,操练情况很差,而且许多人根本没有上过战场。军中真正的精锐,恐怕也就只有平北将军田豫大人和乌桓中郎将牵招大人麾下的骑军了。此外,大将军军中,不少将官……”郝昭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了出来,“不少将官根本不通兵事,甚至还有贪生畏战之人……而且末将任斥候营都尉之时,曾截过好几封文武将官内通曹操的信件……”

顿了顿,郝昭继续说道:“所以,末将以为,如果没有主公出兵相援,恐怕大将军很难抵挡得住曹军的进袭……”

“想不到,袁家的境况居然已经如此恶劣了……”简雍摇了摇头,叹气说道。简雍也曾在袁绍麾下效力过一段时间,不过那时袁家的实力天下无二。

“否则袁谭也不会一而再地向主公求援了!”全琮笑着说道。在关平和全琮的眼里,袁谭的大将军身份根本不值一钱。

“但主公与袁家确有唇亡齿寒之联,如果袁家覆亡,曹操便再无后顾之忧,对主公就相当不利了……”李严斟酌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