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只能从长计议了……”尽管自己的内心中亦是痛苦之极,周瑜还是和声安慰孙翊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待我军恢复元气之后,仍可再兴兵复地,君子之仇,十年未晚……”

“听公谨兄做主……”孙翊难得地不再与周瑜抬杠,轻轻点头应道。

“好!”周瑜立起身形,顾望了一眼庐江城所在方向,咬了咬牙,沉声说道,“传令全军,后撤纵阳口,与蒋钦水军汇合!”

就在太史慈等人准备回到队伍中执行周瑜的撤退命令之时,北面突然传来一阵喝骂之声,而且内中搀杂着兵刃相交之声。

“子明,快去看看怎么回事?若是敌军斥候,尽全力将其击杀!”听动静,周瑜便知应不是与敌军遭遇,更可能是又碰上了敌军斥候,当即对吕蒙吩咐说道。

“是!”吕蒙领命迅速离去。

过不多时,吕蒙便疾步回返过来。

“子明,情况如何?”太史慈略有些诧异吕蒙为何这般快就回来了。

“前部确是遭遇了敌军的斥候,但末将过去时,敌斥候虽被射伤,但仍然逃掉了,而且他……砍死了一名兄弟!”吕蒙无奈地说道。

周瑜眉头紧蹙,随即沉声说道,“事不宜迟,立即撤退!”

……

大半个时辰后,关羽、李通、赵云等人先后得到了有另一路江东军正经由陆路朝庐江进犯的消息。但令三人感到非常奇怪的是——沿纵阳河水路而来的那一路敌军,本应已到达庐江,但斥候却始终未曾发现其踪迹。

而此时,日已近午,漫天的大雾也开始逐渐变淡,可视度大大增加。关羽一面让赵云加派斥候探索敌军动向,另一面将李通、赵云召至城中,商议军情。

“君侯,莫非周瑜行的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赵云拧眉思索了片刻后,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由纵阳河进犯之军只是个幌子,敌人真正的‘援军’其实是陆上这一路?可惜斥候未能探明陆上这路敌军的人数,否则便可推出一些虚实!”

“若果真如此,这周瑜也未免太过厉害了些……”李通面现异色,沉声说道,“在这样的大雾下,这支陆上的敌军居然还能够进到庐江城南15里处,足可见其必有指示方向的器具。如此看来,周瑜分明是早知有此大雾,且以此来设置计策……”

“敌情未明,一切皆是猜测……”关羽微捋颔下长髯,沉声说道,“幸得大雾已然淡去,至多再半个时辰,雾气便可散尽。届时,便可把握敌军之动向!于此之前,一切皆需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