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公,莫怪元直,这也是没奈何之策。相形于许昌曹操,江东孙氏确是要稍易图之。简治中此来鹿门求助,定然也是元直之意。德公,就且助刘皇叔与元直一次吧!”司马徽笑着说道。
庞德公沉吟片刻后,怅然说道:“也罢,本不愿再与刘景升有何往来,此番便为元直破例一回吧!简治中,我这里书信一封与你。来日你前往襄阳见着刘景升,若盟约之事顺利便罢,若事有不谐之事,可将我的书信呈于刘景升,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多谢庞公!多谢德操先生!”简雍面色欣喜地向庞德公与司马徽二人连施二礼。
不多时,庞德公书毕绢书,细览一番后,交与简雍,“简治中,老夫所能助你之事仅止于此!今日天色已然不早,简治中早些下山,还可赶赴襄阳入宿!”
简雍知道庞德公意思,不敢再做逗留,将绢书收好后,再次深施一礼说道:“庞公,德操先生,简雍告辞!日后有机会再来拜会!”
“不送!”“走好!”庞德公与司马徽点头说道。
简雍步出房门,险与一人相撞,立稳身形后,抬头打量起来人,却不由得微吃一惊——只见此人20岁上下光景,相貌古怪而丑陋,身材五短。但是眉宇之间却流露出不凡的气质,一对细眼中不时闪现睿智的光芒。丑陋的相貌与睿智的眼神形成鲜明的反差,令人过目难忘。
“简雍不慎,冒犯先生了!还请恕罪!”简雍明了此人定非一般人物,客气地致歉道。
那丑陋青年文士点了点头,并没有答话,径自举步走进庞德公所在房间。
简雍轻轻摇头笑了笑,迈步下山去了!
第四章
鹿门书院前院,罔殆草堂。“罔殆”二字乃是庞德公亲手所书,取自《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乃为告诫一众弟子勤学善思,勿罔勿殆之意。
此时,草堂之中,数名书院弟子正展开激烈论辩。庞德公自己虽无心仕途,淡泊名利,但却不反对自己弟子出将入仕。在平日里讲经授学之时,更常引当世大事以为论据。门下弟子也常在庞德公的默许之下,就天下之大政战事相互论辩。
“当世诸侯,论雄才伟略、统军治政,以许昌曹操为最。曹孟德之才文可安邦,武可定国,且雄据青、徐、兖、雍、司隶五州全境,豫州泰半,麾下谋臣战将更是纷若繁星,兼之拥立天子,有大义名分。来日一扫乾坤,平定乱世之人非他莫属!”一名二十二、三岁,相貌颇为俊朗的青年学子朗声说道。
“曹孟德才略虽然不俗,但若要说乾坤一扫,平定乱世,恐也未必!”另一名年龄稍长些许的学子摇了摇头,和声说道。
“哦?”起先的那名学子眉头一挑,出声说道:“却不知州平兄有何高见?以曹孟德之才之势,当今天下又有何人足堪为其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