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群体尽管没有电话,但是各个城市都开始安装公用电话,同时中华民国的电话设备也在向国际市场出口。
电话在这个时代是暴利行业,为财团所垄断。
电话是财团回收钞票,增加消费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一个高产、中产阶级家庭消费完了房子、汽车、电器之后,电话却是每个月都可以收费的项目,而且开通时还能收一笔费用。
电话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非是必需品,财团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推出消费项目,以将饱和的市场扩大。
如果市场都饱和了,那么高产阶级、中产阶级的钱没地方花,那么就会出问题了。
财团还会通过产品的升级来扩大市场,例如汽车,先卖低级汽车,而且是高价的卖。
低级汽车已经卖不动了,那就降价卖,同时推出更高级的汽车。这时候高产阶级就会去买更高级的汽车,中产阶级同样也是如此。而原先那种低级汽车,则卖给低产阶级。二手汽车,则是最便宜,则卖给那些消费能力比较差的低产阶级。
再如电视,现在先是黑白电视,而且造的尺寸还比较小。
先高价的卖,等卖不动了再降价,到时候推出尺寸更大的黑白电视。
当大尺寸的黑白电视都卖不动的时候,在把大尺寸的黑白电视降价卖给低产阶级,彩色电视则推出来高价卖给高产、中产阶级。
等彩色电视都卖到平白无奇的时候,再搞出液晶电视呗。
财团通过这样的手段,使钱不断回流,又不断的拿去投资,从而使那些肯干活的普通民众都能够有工作。
当普通民众的福利制度不断的提高之后,就会向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大同。
在国际市场上,财团的策略是如此。
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国家,是等中华民国的汽车、电气这些商品在低产阶级那里都卖不动的时候,再卖给那些国家,从而延长产品寿命,以产生更高的利润。
此时的日本基本上就是这个现象,日本市场因为刚刚培育出来,有消费能力的不多,而中华民国直接把当前民众消费的汽车版本卖到日本去又不划算,因此就卖最低级的汽车,然后让日本人慢慢的更新换代,从而攫取到最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