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和你说了,我要往天后娘娘那里去。”上官婉儿手中拿着几份卷着的诗稿,又吩咐其他宫女拿着剩下的几幅诗稿,准备离去。
“上官姑娘,能否将你所作那诗,送赠于我?”刘逸目光在上官婉儿手中搜寻着,不知道最前面上官婉儿自己所作那诗弄哪去了。
“我的诗?”听刘逸如此说,上官婉儿一愣,马上脸上有红晕出来,“你要这诗做什么,又没你做的好!”
“非也!”刘逸摇头晃脑道,“上官姑娘不只诗作的好,一手字体也是绝佳,在下想带回来好好品味欣赏一下,当作镇宅之宝!”
听刘逸如此说,上官婉儿脸更红了,羞涩中也有一些得意之色,扭捏了一下,从诗稿堆里拿出自己刚刚所作那诗,卷好,再用一根细绳绑住,交给刘逸,“既然你喜欢,那就赠于你,不过你也要回赠我一首,要另作的!”
刘逸看着满脸喜色的上官婉儿道:“那是当然,他日一定会为上官姑娘特意作一诗!”
“那可说定了,你不可食言哟!”上官婉儿说着,大喜过望……
第四十一章 耿直之臣
评诗会结束第二天,是朝会日,在洛阳的朝会是在洛阳宫内的武成殿内举行的。
到洛阳后,皇帝李治也是要举行朝会,与随驾的百官一道商议朝事,只不过在洛阳并不像在长安一样,三天一朝,改成五天一朝了。
今日朝会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宣布由尚宫局司薄上官婉儿主持的评诗会结果。
结果由皇帝李治亲自宣布,被评选出来优秀的诗作由宦官当殿宣读。
虽然说宦官尖细的声音读刘逸那两首诗有些不够味,但大部官员已经从其他渠道知道了这几首,诗的内容拜读过了,已经领会过了这几首诗不一般的气势。
刘逸今日也在当值之列,在殿侧站立,参加朝会的百官目光也不断地往站在殿内当值的这刘逸身上看。
大唐首届武举头名获得者,竟然有这样不一般的文采,太不简单了。
自贞观后,特别是这十几年来,朝中重文轻武现象非常的严重,有好文才的人,特别是诗作上佳者,更容易受到重用。但如今我大唐兵败青海,作为皇帝的李治和手握大权的皇后武则天都清醒过来,朝中善战的武将太少了,也因此拍板决定举办武举,力求能选取一些勇武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