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

听了刘逸这番话,家人们继续傻眼,张氏已经嚎啕大哭了!自己的夫君在出征时候身亡,没想到这个最钟爱的儿子又想着从军入伍了,让她又急又气。

刘延景稍稍的松了口气,但很是不解地问道,“三郎,你如今重孝在身,如何能从军?你两位哥哥都已经去官回来守孝了……”

刘延景如此说,刘迈和刘远都不约而同地点点头,刘远还用恼怒的目光看着刘逸,心里在责怪刘逸没有孝心。

如今的时代最讲究孝义,若是家中直系长辈去逝,晚辈没有回去守孝,那是要背负骂名的,会被世人所不齿,名节也就完了,除非是特别重要的人物,被皇帝以“夺情”起用,这样才不会被人指责。

但刘逸只是一个无官无职的小民,如何会有“夺情”起复?

“叔父,娘,大哥,二哥!逸从未忘记为父亲守孝。”刘逸看着屋内的诸位家人,语气很是冷静地说道,“然如今吐蕃人继续占领着我大唐之青海,我军疲惫,要想击败吐蕃人,实比全天难……要为父报仇,从何而说?……”

“我觉得若能为父报仇,那是尽最大的孝礼……想着害得父亲身死的凶手还在青海耀武扬威,逸就觉得非常对不起父亲的在天之灵,国仇家恨集于一身,逸空有一身武学,却无处施展,若只能呆在府中无所事事,那将会羞愧至死,别说几年后,朝事如何变换我们无法预料,就是父亲的在天之灵都已经失望了!”刘逸不待众人回话,继续说道,“若现在能从军入伍,累积军功,终有一天能领军杀敌,为父报仇的!如今我取得了武举头名,正是可以凭此进入军中……”

刘逸也把前也日子皇帝和皇后召见他之事都说了一遍,再接着说道:“当日逸在大明宫向皇帝和皇后提出此要求,他们并没有拒绝!”

张氏抽泣着直到刘逸身边,“三郎,你还年少,要为父报仇,也是你两位哥哥去要做的事,你如何能行……”

“娘,上阵杀敌,并不是以年龄相论,大哥,二哥武艺都不及我,当日在竞武大会上,我是得了第一名,当然是要我入伍从军才行!”刘逸说得有些傲气。

“嫂子,我觉得三郎说得有理,带孝从军,为父报仇以尽孝,古时也曾有过,既然皇帝与皇后都没有拒绝,那也未尝不可!”刘延景眉头已经舒缓了。

作为大哥的刘迈听了刘逸的一番话后,似乎也想明白过来,“三郎身手远比我们两位做哥哥的好,做事又很有头脑,我也觉得应该趁如此朝廷招募武士时候,以武举头名的身份入军中,争取早日为父亲报仇,想必父亲在天之灵知道了,也会应允的……”

“这……如何可以,万一……”张氏满是伤心的泪,但又不知说什么好……

第五十六章 拜访裴行俭

崇义坊,吏部侍郎裴行俭的府弟。

裴行俭师承名将苏定芳,苏定芳是李靖的嫡传弟子,可以说裴行俭也是药师系的一脉传人。在任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的几年内,用其卓著的军事才能,在平定叛乱中取得了多场战事的胜利,使得安西大都护府境内纷乱平息,因其行事光明磊落,西域多部幕其义来归附,安西境内大部地方又重归大唐治下。在回朝后,裴行俭以正三品的阶任吏部侍郎,主持吏部的事务,系统地制定了吏部选拔人事的制度,并向朝廷推荐了不少的人,裴行俭推荐的多人表现出不凡的才能,像程务挺、张虔勖、王方翼、黑齿常之、李多祚等,得到皇帝、皇后与多数朝臣们的认可,以这些功绩深得皇帝的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