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

这样的授官决定,与科举中文举的那些中举举人并无什么差别,也就是说,武举中表现最优秀者,所能被授的官,不比文举产生的那些举人官职低,时下科举头名者初授的官也基本在正八品上或者下这样的级别。

只是刘逸这首届武举头名因故未授官,有许多人在猜测,若是不出现这样的变故,刘逸会被授以何官?会不会比科举中文举头名的官职还要高?要知道,现在第二、第三品所授的官都是正八品下,与文举前几名都是一样了,很有可能这武举第一者,所授的官比文举头名还要高。

按理,授以这样级别的小官只需要吏部官员的宣布即可,但朝廷为了表示对武备的重视,特准备在朝会前当殿授这些武举及弟者官职,并由皇帝亲授,想以此轶事鼓励天下善武者皆来参加武举,使得更多的武人能被朝廷所用,只是谁也没料到,刘逸会在殿中演出这么一场为父喊冤的戏,破坏了今日的气氛,让身为皇帝的李治与皇后武则天都有些扫兴。

后面的仪式在仓促间完成了。

被授以官者也都拿到了吏部和兵部的行文,他们将参加朝廷举办的一系列庆祝宣传活动后,即可各自去赴任,这些武士在叩谢了圣恩后也即离殿而去。

授官仪式结束后,皇帝与百官就一些重要的朝事讨论了一会,也即宣布退朝了,宣布退朝时候,李治令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俱留下,到紫宸殿议事。

在这些被留下的朝中重臣们往紫宸殿而去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侍御史、大理丞狄仁杰奉命去问询刘府中的两名家人后,也回殿来复命了。

从狄仁杰领命去问询,再到回来复命,时间也才过去一个时辰左右,众臣们都在感慨这名侍御史办事效率还真的不是一般的高。

紫宸殿也是皇帝召集众臣们讨论重要国事的地方,今日朝会后留下这些朝中重量级的大臣们议事,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皇帝肯定是要和他们商量如何处置青海兵败一事了,恰巧狄仁杰又回来复命了,这下更有好戏看了。

“陛下,娘娘,臣已经问询了刘府中的家人,此是他们的口供,请陛下过目!”狄仁杰将问询的卷宗呈了上去,自有宫人过来取。

李治接过后并没打开看,而是看了看坐在身边的武则天,又看了看殿下诸臣,再对着上前一步的狄仁杰,“狄爱卿,你将问询的结果当殿陈述吧!”

因不是正式的朝会,武则天是和李治并排坐在一块问事的。

“是,陛下,娘娘!”狄仁杰应道,接着就把他所问询的结果都源源本本地讲述了一遍,讲述的内容也是和刚才刘逸在殿上陈述的一样,基本没有出入!

李治听了,脸色非常的难看,边上的武则天表情却是没什么变化。

“诸位爱卿说说,青海的事要如何处断?”武则天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