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页

杨侗长吁了口气,连日来的重压让他疲惫不堪,难以支撑。

越王长史崔赜看了李渊一眼,抚须笑道,“雁门之危已解,皇帝亦要返回太原,而两京援军是不是应该加快步伐,北上迎驾?”

李渊心领神会,微笑点头。

两京权贵有麻烦了,大家都存了“借刀杀人”的念头,哪料到皇帝比他们更阴险,东征结束后便马不停蹄的赶赴北疆,在给北虏挖了一个大大的陷阱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给两京权贵挖了一个大坟墓。

李渊下令,把两京援军抵达太原并正在赶赴雁门战场的消息,以最快速度禀报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又派人急报西京援军统帅杨义臣,请他加快行军速度。同时把云定兴的这份加急件原样封存好,由驿站紧急传递至晋阳。

北虏正在撤离,雁门之危正在解除,皇帝马上就要回来,两京援军的勤王使命基本完成,大家心情轻松了,虽然还是一路急行,但感觉完全不一样,不用打仗了,也不用死人了,大不了动点脑筋对付愤怒的皇帝而已,诸如杨侗、崔赜、李渊、杨义臣等风尘仆仆赶来救驾勤王的文臣武将,轻而易举便获得了一份功劳,甚至还能赢得皇帝的更多信任,可谓一举多得了。

九月十二日,白狼塞战场激战正酣,南北双方十几万将士在方圆几十里的战场上浴血奋战,杀声震天。

同日,马邑太守王仁恭还在竭尽全力向桑干镇方向攻击前进。据斥候禀报,连日来,有大量北虏军队力在桑干镇一线横渡黄水河,可以判断,北虏主力正在撤离雁门战场。从时间上来推算,正常情况下,北虏考虑到天气、军需、战局等各种不利因素,也应该撤退返回大漠了,但北虏既然坚持到了最后,那么他们是否攻陷了雁门城,俘获了皇帝?

王仁恭为此焦虑不安,只能祈祷雁门城固若金汤,祈祷皇帝安然无恙。同时他对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在讯息传递上的拖延和隐瞒极度不满,对两京援军迟迟没有到来更是恨得咬牙切齿。皇帝被围雁门一个月了,两京援军都没有赶到战场,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也预示着此战之后的帝国和东都,必将迎来一场可怕的狂风暴雨。

九月十二日夜,始毕可汗率军抵达善阳城。

同日夜,莫贺咄设率军横渡黄水河。

同日夜,康苏密率军撤离句注要塞,急赴桑干镇。

同日夜,帝国皇帝兵临西陉要塞。

九月十三日,清晨,帝国皇帝下令,向西陉要塞发动攻击。

北虏在西陉要塞的防守不过是虚张声势。帝国大军一鼓而下,旋即直扑句注要塞。防守句注要塞的北虏军队士气低迷,看到帝国大军从崇山峻岭间浩浩荡荡的杀来,当即弃关而走。

九月十三日午时,康苏密抵达桑干镇,并奉始毕可汗之令,在黄水河两岸建下防御阵势,以便阻挡从句注要塞和楼烦关两个方向追击而来的帝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