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在信中告诉薛世雄,燕北军一百三十四个团,其中九十七个团投到白狼塞战场,另外三十七个团做为备军,并在决战期间给主战场运送粮食武器等辎重物资。因为考虑到机密,并且考虑到北虏入侵的习惯是速战速决,决战时间不可能太长,所以燕北在这场决战中没有征发徭役。可以说,燕北军这次就是孤注一掷了,破釜沉舟,抱着与敌同归于尽之决心,但决心归决心,战局发展未必如燕北所愿,燕北还是急需后援。伽蓝恳求薛世雄,即便只给燕北五千援兵,只要能在燕北军的后方挡住入侵的叱吉设一段时间,给燕北军与北虏同归于尽的时间,那么这场决战最终必然能实现预期之目标。
八月十八日,伽蓝召集燕北军旅帅级以上军官军议,宣读了皇帝诏令,正式下达了进行南北决战的命令。
燕北军的军官们已经估猜到此次秘密部署的目的是在入侵北虏大军的侧翼发动攻击。大多数人考虑到燕北所处的不利环境,都认为这次攻击是突袭性的,是迫使入侵北虏不得不停下入侵的脚步,当然最好的结果是迫使北虏撤回大漠,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一场决战,是包围入侵北虏主力后,对其实施围歼。这显然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尤其对燕北来说,它的背后还有虎视眈眈的叱吉设阿史那咄捺的军队,一旦叱吉设杀进长城,那么就不是燕北军包围入侵的北虏主力,而是被北虏大军包围并有全军覆没之危。
面对军官们的担忧,伽蓝毫不犹豫的“搬”出了皇帝和薛世雄。
皇帝早在三月十七日就北上太原准备这场决战了,至今已有整整五个月,可以想像皇帝在前期做了多少准备工作,又在太原一带秘密囤积了多少军队。涿郡的薛世雄也已经完成了东北道主力大军的集结,其选锋军正在赶赴燕北,不出意外的话,几天后他们就会出现在决战战场上,所以燕北军既不需要担心自己没有援兵,也不需要担心燕北会遭到叱吉设的攻击。总之一句话,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决战,是一场胜券在握的决战。燕北军的任务就是夺下白狼塞,把入侵北虏大军拦腰斩为两截,然后死守白狼塞,在其前面阻截撤退的北虏主力,在其后面则拦截前来接应其主力撤退的北虏军队。燕北军在白狼塞每多坚守一天,就能帮助皇帝和帝国军队斩杀更多敌虏。燕北军若能在白狼塞坚守到决战的胜利,那么其功绩将彪炳史册。
伽蓝成功鼓舞了士气,再加上数月来燕北军在伽蓝命令下所进行的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得很充分,军官们一个个精神百倍,对赢得决战充满了必胜信念。
同日,始毕可汗和莫贺咄设指挥北虏主力继续猛攻雁门城。
同日,突厥大将康苏密指挥北虏选锋军继续猛攻崞城。
同日,东都接到皇帝和行宫被北虏大军包围在雁门的消息,极度震惊。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紧急赶赴尚书都省,召集在京的中枢宰执、留守的五省三台九寺官长,还有十二卫府留守将军,商议勤王大计。与此同时,留守西京的代王杨侑也召集在关中的权贵官僚商议勤王一事。
两京权贵对皇帝和行宫被北虏包围于雁门的消息,大多持怀疑态度。原因很简单,从古至今,北虏南下入侵之规模达几十万控弦的次数寥寥无几,而且都是在中土大乱衰弱不堪的时候。但今日中土刚刚赢得了西征、东征大捷,威震四海,君临天下,无人敢当帝国之锋锐。这种情况下,北虏竟敢以几十万控弦南下入侵,他们哪来的胆子?再说了,皇帝和行宫既然明知道北虏几十万控弦呼啸而下,锐不可挡,他们还敢北上雁门与北虏面对面的厮杀?这事谁信?没人相信。
大多数权贵都认为,皇帝在太原待了整整五个月,天天叫嚣着北虏要入侵,如今好不容易盼到北虏入侵了,当然要极尽炫耀之能事,当然要把中央和中土折腾个底朝天,然后以此来证明他的圣明,来提高他的威望,来书写他的辉煌。
总而言之,这事不可信。皇帝现在是彻头彻尾的疯了,穷奢极侈、穷兵黩武也就算了,如今变本加厉,竟然到北疆“自导自演”了一场北虏入侵的“闹剧”。两京权贵们纷纷哀叹,皇帝这样“闹”下去,国祚不堪设想啊。
当然,也有一部分忠诚于皇帝和帝国的权贵官僚们,对这一消息深信不疑,极力要求马上勤王,不过考虑到当前国内叛乱迭起的混乱形势,他们建议隐瞒消息,千万不要泄露了皇帝北疆遇险以及中央北上勤王之议,以免自己打自己的脸,进一步削弱了皇帝和中央的威权,继而进一步混乱国内局势,甚至不可遏止的挑起地方势力割据称霸之野心。为此,他们建议紧急调遣两京镇戍军的主力北上雁门勤王。
然而,事违人愿,皇帝北疆遇险的消息在第一时间泄露了出去。先是两京皆知,接着便迅速向四周郡县蔓延。而消息是越传越离谱,不过其主要内容依旧围绕着皇帝,说皇帝在东征之后,又要发动北伐,结果被北虏知晓,惊骇之下,先下手为强,几十万控弦呼啸而下,打了皇帝一个措手不及。皇帝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被北虏包围了,危在旦夕,整天只知道抱着幼子赵王杨杲哭天喊地。东都闻讯,马上召集军队勤王。如此一来,又要向地方上征兵,征粮,征徭役,帝国的大小贵族和普罗大众又要遭殃了。
谣言的传播速度非常可怕,造成的恶劣影响也非常可怕,但东都懵然不知,杨侗和支持勤王的官员们还在夜以继日的努力说服反对者。被北虏包围在雁门的皇帝就更不知道了,他一边指挥雁门军民与北虏激战,一边沉思着决战胜利后,如何掌控帝国政局按照自己所设想的方向发展。
皇帝和中央都不知道,此时此刻,帝国的众多贵族集团里的大部分贵族都背叛了他们,出卖了他们,甚至利用他们在北疆与北虏进行南北决战的关键时刻,肆无忌惮的污蔑他们、践踏他们、打击他们,在进一步削弱皇帝和中央威权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化帝国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把帝国推向了崩溃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