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页

杨公卿浅笑摇头,“尚未统计,将军若一定要知道详细,某可以……”

昨夜太行义军与刘黑闼的平原军前后夹击,打了黎阳府兵一个措手不及,但府兵毕竟是府兵,战斗力非同小可。

虽然现在卫府和鹰扬府的将军们都假公济私,农闲时节调用府兵干“私活”饱私囊,不过考虑到帝国自统一以来用兵不断,中枢和御史台官员因为权争激烈而利用一切机会打击对手,所以卫府和鹰扬府的将军们也不敢太过放肆,必要的训练还是保持的,比如以轮训代替大集训以确保“公私”兼顾。定量定时的训练加上精良的武器,加上代代传承的职业军人的素养,府兵一旦在战场上爆发,其战斗力根本就不是一群拿着棍棒铁耙的农夫所能相比。

杨公卿和刘黑闼的目标不是杀人,而是劫掠军资,他们才不会干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自始至终,他们就没有抓俘虏的想法。俘虏当真好抓?西北人远在蛮荒,对府兵的了解或许很片面,但杨公卿、刘黑闼这些河北人却知道得一清二楚。

府兵是职业军人,某种程度上他们遭受到的来自军方和地方官府的双重盘剥要超过普通平民,但很多时候功勋所带来的荣耀和财富,以及年复一年的战争、森严的府兵制度和独立而强大的卫府,从思想到地域上对他们进行了全方位的“禁锢”,使得他们比普通人更坚韧,更能忍受痛苦的折磨,所以不到绝境,不到走投无路了,府兵不会投降。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杨公卿和刘黑闼当然不会自找麻烦。抓俘虏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要给他们食物,要防备他们逃跑,这对现在的义军来说纯粹是闲得蛋疼,没事找事。

黑夜和风雨有利于义军突袭,但同样有利于府兵突围。府兵要突围,义军大开“方便之门”,于是合作“默契”。王仲伯至少撤走了四个团以上的兵力,而义军则夺得了全部的战利品,缴获的食物和武器可以让他们实力大增。

伽蓝举手打断了杨公卿的话。他已经听明白了,心领神会,对杨公卿的好感更甚。这是一个聪明人,一个睿智的人,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可以让双方都能利益最大化。

“战利品?”

杨公卿试探着问道。西北人不会要粮食武器,但会要钱帛,谁不想发财啊?

伽蓝摇手,无意染指战利品,“某要即刻杀向汤阴。”

杨公卿看了刘黑闼一眼。后者微微点头。

“某即刻率军赶赴淇水一带,与将军保持六十里距离。”

伽蓝笑容满面,向杨公卿伸出手。两手相握,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一百六十一章 便去走一趟

独孤震接到消息的时候,正是朝食之时,他在吃早饭,食案上摆着两个白嫩的笼饼(馒头),几块千金碎香饼子,还有一碗香喷喷的茗粥,如果盛装它们的不是奢华而精美的食具,还有四个清秀靓丽的白衣女婢侍候一旁,这顿早餐对于独孤震这等显贵来说,也算简朴了。

普通人一天两餐,权贵们正常情况下也是一天两餐,普通人要吃饱,权贵们要吃好。当然,奢侈者除外,荒淫奢侈,等同于肆无忌惮地践踏礼法,同样会遭到贵族们的抨击和孤立,为世所不容。当年先帝和文献皇后千辛万苦营建帝国,振兴战乱之后的中土,凭借的就是勤俭治国,尤其“俭”之美德更是深入到帝国“血脉”,渗入到国策的方方面面,短短时间内便把帝国由积贫积弱推向了空前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