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坐下。傅端毅向江成之、阿史那贺宝和卢龙等人介绍了年轻将领的身份,他是昔年威震西陲的老帅薛世雄的第四子薛万彻,现为右候卫府高阳鹰扬府鹰扬郎将。
薛世雄的大名如雷贯耳,不管是西北军将士还是西土沙盗马贼,对这位战将都非常敬畏。薛万彻年纪轻轻就能高居正五品的鹰扬郎将,显然不是因为他战功卓著,而是因为他是河东薛家的子弟,是薛世雄的儿子,拥有世家望族的高贵血统和身份。
人比人气死人。出身普通官宦之家的王辩已经年近五十,而且战功卓著,但至今不过就是个镇戍西北边陲的鹰扬郎将,不但饱受苦寒,还承担重责,稍不小心就有丢官掉脑袋的危险,相比镇戍河北高阳这等富裕安全之地的鹰扬郎将,其所获之利悬殊太大。
这就是寒门出身和豪门出身在仕途上的根本差别,而这种差别在现行制度下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所谓取才以贤的选拔制度比如科举实际上就是“换汤不换药”,只要豪门贵族始终把持着权力和财富的分配权,那么寒门子弟和贫苦大众就永远没有翻身之日,所谓的“取才以贤”就永远是个谎言。实际上,当经文和教育等资源都被豪门贵族所控制的时候,寒门子弟和贫苦大众又能出现多少绝世天才?对绝大多数芸芸众生而言,金字塔的顶端永远都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这座大帐里,薛德音、薛万彻是豪门子弟,傅端毅是寒门出身,江成之、苗雨、李豹等军官都是起自平民,伽蓝、西行等人则出身卑贱,至于阿史那贺宝和卢龙,更是西北汉胡中的盗贼,所以薛德音和薛万彻的“高贵”异常醒目,醒目到高贵者即便是谦恭的笑容也透出一股上位者的矜持和傲慢,卑贱者即便是喜笑颜开也是自惭形愧,孱弱的心灵仿佛被囚笼所桎梏,始终不敢逾约分毫,不敢打破这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已与自然浑成一体的阶级界限。
寒暄一番后,阿史那贺宝和卢龙等人率先离开,他们有自知之明,终其一生,他们也甩脱不掉野蛮人的“标签”,更不会被豪门所接受。
接着江成之和布衣等人也告辞而去。他们有幸结识豪门,有幸寻到在仕途上走得更远的“靠山”,但以他们的能力也无法被豪门所认可,他们必须通过已经被豪门所接纳的伽蓝,才有可能用自己的累累功勋换取一个正五品的鹰扬郎将,而正五品基本上就是他们仕途的终点。
最后帐内就剩下了薛德音、薛万彻、傅端毅、西行、阿史那苏罗和伽蓝。
薛万彻再一次关注苏罗,眉宇间的不满已经非常明显,不过碍于伽蓝的面子,不好把脸放下来而已。这里是中土,是北方重镇,是皇帝行宫所在,不是黄沙漫漫的蛮荒西土,这个胡姬怎会如此愚蠢,一点不懂规矩。
“这是泥厥处罗可汗的女儿。”伽蓝介绍道。
薛万彻先是惊讶,接着暧昧地笑起来,但伽蓝接下来的话把他心里的龌龊念头一扫而尽。
“某曾经承诺,要让她与可汗和可贺敦团聚。”伽蓝说道,“目前看来,可汗杳无归期,某只好把她带来中土。”
薛万彻微微皱眉,欲言又止。
“这件事,还需要托请明公。”伽蓝躬身说道,“请四哥务必相助。”
“你一直在突伦川?”薛万彻疑惑地问道。
伽蓝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