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个副局长中,他最欣赏的就是冷锋,只可惜他的身体差了点,年龄也稍大了一些,否则的话,作为自己的接替人,他是相对合适的人选。
“这场战争不同于我们所习惯的战争,老板曾经称这场战争是冷战。我们和美国的对抗虽说可能会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但实际上,这场冷战的主角恰是我们,我们所在做的一切,就是去赢得这场战争,千方百计的,不惜代价的,只要能赢!”
说话时石磊闭上眼睛,他在等待着那个计划发动的时机,只有那个计划发动而且获得成功之后,或许他才能够的睡一个安稳觉,也许那时才可以像老板一样,退休,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尽管有了局长的解释,但冷锋还是隐约猜出来,局长的用意怕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让欧洲的紧张去掩护局里在非洲和拉美的行动,欧洲重要性远不是非洲和拉美所能相比的,局长虽说老了,但绝不至于糊涂到连这一点都看不清。
在局里呆了这么多年,冷锋知道局长一直亲自负责着太多的秘密计划,也许局长之所以这么做,非洲和拉美只是掩护,掩护他真正的目的所在。但会有那个地方,能够让局长不惜牺牲欧洲呢?稍一考虑,冷锋的心里便冒出了两个字来。美国!
恐怕只有美国才能让局长如此的上心,想到美国,又想到欧洲,他的脑海里突然忆起了一件事来,一件他曾亲手掩盖的事情,之所以那么做,也是来自局长的指示。慢慢的一些事情在他的脑海中连成了一条线,但是最终这条线却在某线地方被突地卡断了。
看着冷锋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石磊忍不住在心里笑了一下。
“韧达,你又胡思乱想了!”
第386章 这里是美国
地铁车厢摇摇晃晃,纽约人喜欢地铁,似乎对地铁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而地铁也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在这里遭受重创的人们,在地铁中好像躲进了地下的避风港,难得能够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这或许是很多人选择做地铁的原因,尽管他们同样有车。
地铁缓缓地停在了华尔街站。一到这里大约有四分之一旅客默默地站起身来,择路穿过车厢移向车门口,麦尔斯也是其中一员。他随着人流下车踏上月台,走上不长一段楼梯,穿过检票口,出站走进了九月里明媚的阳光中。
原本在地铁中回避现实的人们,开始在那儿各奔东西,又碰上从地面乱哄哄拥下来的更大的人群。麦尔加入到走上华尔街的人流中,朝着位于距离三一教堂后面的公司所在的大楼走去。几个走错路的人与正在前进的人群逆向而行,拼命推挤着朝街另一头走去,他们由于鲁莽而被人们推来推去。
自从纽约的股市在战争时期复兴之后,这里的上班族们出门的时间越来越早,因为推销员、交易员和结算人员都想尽力做到自己不是最后一个到达交易台上与客户通话的人。尽管这支大军的目的似乎是一致的,即去工作,去赚钱,但是作为个体,不论男女,又都有着各自的担心、忧虑和责任。
有时候,麦尔斯会冲进拥挤的人群中,急切地想立即到达他的交易台,马上解决头天夜里使我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的问题。有时候,他会步履拖沓,任后面的人推着往前走,因为他想拖延与前一天的坏交易进行不可规避的对抗。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他只是随着人流移动,头脑仍然昏昏沉沉,不知那天要做些什么事,直到坐下来,手中端了杯咖啡,脑子才清醒过来。
不过,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却飘飘然于九天之上。就像昨天,在过去的24小时之内,他赚了4万美元,谁知道在今后24小时内,又会赚多少呢?他有一种不合理性的信念,觉得凡是他经手的买卖都会使小钱生大钱,而这四万美元,是他个人的。
他知道这种情形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但是,在他能够享受时,他会应该尽情享受。最终,运气会离他而去,连成败参半的买卖都会与我无缘,煮熟的鸭子会飞走,十拿九稳的买卖也会因未预见之事而泡汤。他知道,自己的这份工作就像一种药性大起大落的毒品,这种工作会使人上瘾吗?也许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