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你这话可有一语双关之意啊!”司马笑了笑,眼睛依然看着鱼浮,对此参谋部肯定会有意见。
“人老了,有时候脑子也糊涂了。”听着总理的话,王公亮诧异地看着他,三十二年了,他早已不是那个在火车上向自己发出邀请的年轻人了,岁月催人老,只不过先生,似乎老的更快一些。
“先生,你今年才六十岁!”
“是啊!六十了,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六十岁,好像到了劳工部规定的退休年龄了!”
说话时,鱼浮动了动,司马忙一扬杆,钓起了一条长不过半尺的鱼。
“先生,你是不是……”回到参谋部后,王公亮多少听说一些“谣言”:一方面国会可能通过一条新修正案,而在另一方面,先生很有可能会提前辞职,至少现在多少有这个风声,总理已经多次在私下表示,很有可能在战后辞职,享天伦之乐。
“这么多年没钓鱼,技术不比过去了!”司马并没有接过王公亮的话。而是颇为无奈的把小鱼放回湖里。
见总理不愿提这个问题,王公亮便把话题扯到了另一件事上,“五九大队已经做好准备了!”
“嗯,还有三十八个小时是吗?”王公亮点下头,还有三十八个小时,谁知道呢?三十八个小时是最终时限,而空军的轰炸倒计时,却是根据天气情况决定的。
“现在,还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因曾观看过一场核试验的缘故,对于核武器的威力,王公亮自然再清楚不过,当然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会反对,到时杀死的可不是几万十几万人,甚至可能是百万人。
“要结束战争,不使用原子弹就非付出昂贵的代价进行入侵不可,所以必须要使!”司马再一次重复了自己的观点,然后扭头看了一眼王公亮。
“日本的人,死的再多,我也不觉得的可惜,无非就是……”再次将鱼线甩入湖中,司马平静地吐出了一句话,“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
……
第一枚核武器是五月二十九日在胶东半岛空军胶东基地内一座大山下方三百米处的坑道内,一座有空调设备的地下炸弹仓库内装配的。它长三点二米,直径七十六厘米,除大小不同外,外形和普通炸弹的差别并不大。但只有装配他的人,还有随五零九部队进驻基地的技术人员才知道,这枚看似不及“炸弹他爹”大小的炸弹,但是它真正的威力呢?却是炸弹他爹的十数万倍。
在炸弹仓库外,一队队武装警卫日夜看守着仓库内的四枚的炸弹,这些警卫清一色是来自空军特勤部队,除去这些精英看守仓库外,甚至于在仓库隔离带周围,十数辆陆军二十四式重型坦克也部署于要冲,炮口对外,以防发生不测。
没有知道他们在守卫什么,只是执行命令而已。别说是这些警卫,即便是距离炸弹仓库有三公里基地飞行员宿舍中的,那些即将把原子弹投到目标上空的机组成员,也不知道自己的任务。五零九大队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训练的,只有他们的指挥官李方扬少将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