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页

战争债券能否顺利售出,关键在于民众是否支持战争。而民众是否支持战争,又要看他们对战争的认同态度,总统之所以如此迫切的希望进攻日本本土,恰是为了重新赢得民众对战争的认同,从而换取他们的支持,以顺利的卖出战争债券,从而令美国政府避免破产的境地。

“美国政府快要破产了!”说出这句话时,司马的语气显得有些亢奋。以至说起话来,手臂都忍不住扬了扬。接到来自国防部的报告后,司马就立即断定当初深蓝公司所预言的,美国的财政已经很难再继续支持这场战争,尽早结束战争是他们目前所迫切希望的。正因如此,深蓝公司才会建议政府借此,在谈判桌上谋求更多的利益,结束战争的权力不在美国,而在中国。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中国卷入这场战争多少带着些许无奈,国内外的种种压力促成了中国卷入这场战争,而且截止到现在,中国已经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包括中东在内的整个亚洲,甚至还将获得几乎整个欧洲,中国已经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经济循环链。

但这场战争的最终目标,却是通过战争中的势力范围的太大,斩断美国的经济循环链,从而在战后的对峙中,拖垮美国,而这场战争进行了7年,却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长达6年多的战争,在美国政府支出了4385亿美元的军费开支,军费支出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421%。

美国以占国民生产总值421%的军费的同时,还要为盟国提供武器等援助,尽管工作非常出色,但美国政府却又不得不面临着财源枯竭的境地,尤其是过去的两年中,美国民众对战争的热情急剧下降,导致战争债券发行困难,更加剧了美国政府的财政困难。

“总理,去年,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不过415亿美元,但财政支出却高达1385亿美元,其财政赤字近千亿美元,25倍于联邦财政收入,而现在美国的战争债券发行却面临着严重问题,上个月他们不仅售出不足20亿美元的战争债券。”

作着报告的石磊脸上并没过多的表情,对于他而言,这一切只是最普通的数字而已,这一系列的数字仅仅只是调查部提供给国务院和其它部门,以满足他们的决策而已,其它的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如果再拖上个两年……”想到美国政府破产的局面,司马的心头忍不住乐了起来,现在的美国远不像另一个时空中的美国,可以依靠印钞票来解决财政问题。

尽管早在1944年7月,在罗斯福的倡导下31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但是这个会议最终却随着罗斯福的去世而胎死腹中,在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中,只有11个国家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美国虽然和另一个时空中的美国一样,以布雷顿森林协议为基础建立了美元货币体系,根据协定,确定了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成员国货币的平价按一定数量的黄金和美元表示,美国承担接受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由此建立起美元与其他成员国货币间的固定比价,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体系。

但是与另一个时空不同的是,这个时空中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从一诞生就注定是个瘸子,它的参加国实在是少得可怜,不过只有美、英、法、加、澳以及南美的11个国家而已,实际上只是搭建了一个美元区而已,这个缩小版的美元区根本不可能影响整个世界。

“指不定到时美国就会破产了!”望着面带喜色的总理,宋子文无奈的在心下轻叹一口气,虽然并不愿意打击总理的乐观情绪,但作为财政部总长有些话还是要说出来的。

“总理,美国政府的财政面临着严重危机,同样的,我们的财政的问题亦不容乐观!”

“嗯?”诧异地看着给自己泼冷水的宋子文,司马不由一愣。

“子文,我记得上个月,我们卖掉了295亿的债券不是吗?”在战争债券的发行上,中国从来就没有碰到过什么问题,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往往体现在包括战争债券在内的各种国家公债的发行上。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人天生好储蓄,中国一直是储蓄大国,过去的六年间通过多达数十次银行降息,发行战争债券只不过是把老百姓的钱,从银行的金库转到了政府的口袋,然后变成军械,在满足前线需求的同时,刺激着国家的工业力量发生。似乎在钱的问题上,国务院还从来没有担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