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德国逐渐富有,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杰出人才层出不穷,继续让东普鲁士支配德国显得荒谬。不过,最荒谬莫过于德国人在帝国存在的半个世纪里几乎没有抵御容克特权,俾斯麦使之成为可能。俾斯麦本人有深远的容克渊源,年轻时曾在农场工作,但容克阶层并不真正的信任或接受俾斯麦,容克贵族只允许他在一个特殊条件下创立帝国。
新帝国不是极权国家,而是由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等邦国组成的联邦国家,邦国实行半自治管理。在众多邦国中,普鲁士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新帝国宪法将权力集中在君主和由君主所任命的人手中,德皇同时保留普鲁士王位。组成新帝国的条件,就是容克继续保留特权。德意志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但根本没有权力。
随时间推移,国会中信奉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人渐渐多起来,为了压制左派议员,容克谋求与工业资本联盟,这就是所谓钢铁和黑麦的同盟。德国选举制度使容克建立同盟轻而易举,因为大多数选票都在拥有土地和资本的人手中。在这种政治体系下,成千上万受过良好教育、有才华的专业人士对国家事务没有发言权,国家政治生活处于萎缩状态。
表面,国会有预算权,但实际上仅是个辩论社区。在英国和法国,立法机构,众议院决定总理任命。所以,选举人对权力有制约作用,可以被看作权力的限制者。相反,选举人在德国软弱无力。选举人中有党派,但党派无法通过竞争控制政府,被封建专治政府排斥在政权之外,德国政权掌握在德皇挑选出的一群容克人手里。
欧战给德意志帝国带来太多改变,长达7年战争,将四支属于王国国王的陆军整编为德意志帝国陆军,战争亦曾使德国成为“军营国家”。保罗·冯·兴登堡与埃里希·鲁登道夫领导的最高陆军指挥部,实际上形成军事与工业独裁的集团,将皇帝威廉二世排除在统治阶层之外,皇帝与国王的陆军成为帝国的陆军。
德国无法支撑时,为结束战争,最高陆军指挥部要求成立政府,与美英议和。德国修改宪法,实行多年来拒绝接受的议会制,体面结束战争。战后12年,曾经迫于现实成立的议会,完全脱离皇帝控制,政府成为议会政府,而非皇帝政府,完全出乎兴登堡与鲁登道夫意料。12年后,一名帝国陆军上士,成为帝国总理。”共和33年冯克茨《帝国岁月》。
和绝大多数德国乡村、城市一样,拜战神之赐,德国女人放弃皮鞋,改穿木底布面女鞋。汽车穿过街道时,人行道上的女人发出“咯嗒”的声音,让胡贝图斯感觉回到儿时的柏林。尽管同样是战争,以前却只有“城里人”才会陷入物资匮乏,现在物资匮乏却笼罩整个德国和欧洲。随着中国人攻入帝国本土,物资供给变得更加恶化了。
周遭变化拷问胡贝图斯内心,作为德意志帝国皇子,每个德国人都是自己的家人,他们承受的苦难,却拜曾为之痴狂的德意志复兴所赐。
“战争真能为德国带来复兴吗?”深思中,涂帝国陆军灰的桶车在巴伐利亚山区碎石路上行驶,转过一个弯,远远的胡贝图斯就看见它了,司机口中发出惊叹。
望着山顶,被云雾缭绕的新天鹅城堡,胡贝图斯想几年前,在希特勒支持下,新天鹅城堡完工,世人对城堡充满惊叹,最为恰当的惊叹声,却来自东方。它是真实的童话,新天鹅城堡在蓝天白云下,雾海缭绕中,乳白色外墙辉映金色阳光,灰色尖顶直刺苍穹。青山翠谷,层峦叠嶂中,像梦境童话般不染凡间烟火,又像丝绸般有触手可及的动心。
任何人来到这里,立刻会沉醉其中。美丽是罗曼蒂克,灵性的,像晨雾一样漂浮在眼前,伸手可及,却又抓不住;像仙界音乐,飘飘然飞在半空中,余韵从指缝中穿过不知去向;美丽是到人间散心的仙女,玩一会就走,留是留不住的,只在虚无缥缈间若隐若现。即便凡夫俗子,到此地来都会变得浪漫,浮想联翩。铁石心肠会变得比棉花更柔软。
这是中国总理新年时,收到陛下寄去的新天鹅城堡明信片时发出的感叹,他甚至计划在中国修建一座同样的城堡,如果不是战争,他的城堡已经动工了。中英美空军,都禁止对新天鹅城堡进行轰炸,飞行员亦不愿意不忍心毁去童话般的城堡,尽管城堡是德皇行宫。十年前,希特勒决定修完城堡时,就从巴伐利亚国王手中买下这座流淌国王鲜血的城堡。
“名义上的最高领袖。”通往新天鹅城堡道路上,一道道检查站、荷枪实弹的武装党卫军,令胡贝图斯感觉厌恶。五年前,在新天鹅城堡完工后,希特勒立即将皇室从柏林皇宫请出,理由是避免英国轰炸机的伤害,事实绝非如此。
1934年希特勒当选帝国总理,新一界国会在波茨坦教堂举行开幕仪式,为讨好皇帝及保皇派,希特勒选择3月21日,1871年德意志帝国第一届国会召开的日子,希特勒和皇帝将一个月桂叶花环放在腓特烈大帝棺木。十三年间,在文官政府步步进逼下,失去大多数权力沦为“名义上国家领袖”的威廉三世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一个月后,在皇室和保皇党支持下,希特勒宣布废止德国传统,各王国和各邦自治权,解散普鲁士以外各王国和各邦议会,依据德国国会议席比例组成新议会,随后又取缔工会,解散老对头社会民主党,昔日盟友民族党及保皇党在内一切政党,宣布纳粹党是唯一合法政党。直到次年年底大清党,希特勒才在6700万德国人中巩固了他的绝对大权。
在6700万德国人中,投希特勒票的人不到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在集中营、枪杆和斧头威胁下沉默。35年10月清党时,很多人不是纳粹政敌,连皇帝威廉三世四子弗里德里希·格奥尔格·威廉·克里斯托夫和次女塞西利娅都因“图谋恢复帝制”被戈林拖上法庭,接受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