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页

“总理,只不过是小人攻击而已,不必放在心上。”刘敬恒察觉总理心情不佳,便出言相劝,“少数议员,无法左右你和党得到民众支持的现实。”刘敬恒注意到总理眉头轻皱,对自己言语中一些词语感到不快或说敏感。

“我们的力量源自人民,我们必须要善于听取人民的声音。”司马便将视线再次投向街道,忧心忡忡。

数年前,中国舆论界、经济界、政界及民间,达成共识,共和中国自共和九年的一系列经济军事成就,是建立在总理和复兴党长期执政所带来的稳固政治基础上。总理和复兴党对国务院强有力的控制及复兴党在地方上的优势,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竞争对手也对此予以默认,大家都相信复兴党除非出现严重失误,否则在未来三十年内执政地位不会改变。

现在,复兴党控制国会65%议席,控制大半地方议会。长期执政令复兴党内部出现独断专行的倾向,党内正雄心勃勃试图控制地方议会70%席位,党内激进派,甚至信心十足的宣称,未来将谋求对国会和地方的绝对控制。想到此,司马忍不住叹息,同时靠在椅背上,慢慢闭上眼睛。

置身这个时空整整三十年,已年逾六旬。闭上眼睛,司马回想来到这个世界后三十年经历,感慨万千。三十年前,一个背运的普通青年,最大梦想就是找个好媳妇,有稳定收入,平平淡淡快乐地度过一生。可现在,一切都成为虚幻,那个时空的回忆如此遥远,就像前世记忆。对,的确是前世,在那个世界里自己已经死于空难。

多年来,为建成理想国度,自己殚精竭虑,冒着阻力和风险,一点一滴奋斗,实现了建立强大富足中国的梦想。但,最成功之处,却成为未来中国最大的隐患,财团,中国财团已经具备操控国家的力量。过去十年来,自己曾试图纠正改变,但财团势力已无法控制,甚至反垒断法都不能阻挠其发展。复兴党自满、财团势力大涨,司马酸涩的苦笑。

慢慢的,司马将这两个难题丢开,既然无能为力,不如暂时放弃,先顾眼前。

“敬恒,英国态度为什么暧昧起来发?”

“英国人?典型的帝国主义思维。”刘敬恒轻蔑地说。对于英国,国人实难提起好感。

“英国人之所以改变态度,当然是因为中德战争,挽救英国于危亡,在百年帝国主义思维下做出选择,试图用暧昧态度,鼓动中德间进行你死我活的战争。但英国绝不会做出实质性妥协,英国期望的,无非是中德两败俱伤,如此而已。”刘敬恒充满对英国投机心理的鄙夷。

“那么英国暧昧态度,对中国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

“毫无影响,总理,国际舞台上,向来以实力发言。一战后,英国衰弱已经无可挽回,此次战争,加速了英国的衰落。因此,英国暧昧态度对我们没有一丝影响,反而颇有助力。”提及实力,刘敬恒的骄傲显露无遗,作为国家从衰弱走向强大的见证者,刘敬恒和绝大多数国人,只要提及中国总会流露出骄傲。中国的确值得他们骄傲。

此时汽车驶进国务院地下停车场,两人便结束了谈话,下车进入电梯。电梯门刚打开,一名参谋部军事参谋官喜笑颜开地走过来,“先生,莫斯科前线急电。”

“抓住了马林科夫。”司马大吃一惊。马林科夫是苏联国防委员会五名委员之一,除去这个身份,马林科夫还掌握中俄两国现在最需要的苏联大清洗及对国民迫害的资料。

朱加什维利是大清洗的组织者,叶若夫则是血腥运动的执行者。叶若夫担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掌握惩罚机关和杀害“人民公敌”的特别权力。马林科夫则躲在幕后,是朱加什维利领导操纵恐怖运动的秘密弹簧。马林科夫在大清洗中作用不亚于叶若夫、贝利亚、卡刚诺维奇和莫洛托夫。马林科夫拥有特别权力,直接领导各加盟共和国迫害运动。马林科夫亲自审讯和拷问的党内领导人不计其数。

“朱加什维利逃离莫斯科?”司马被马林科夫供出的情报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