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页

“新的航空母舰和战列舰要及时加入舰队。从夏威夷和澳大利亚出发,从东面和南面反击日本。然而这至少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同时我们必须守住澳大利亚,因为这是白种人的大陆,如果非白种人占领了,可能会触发一场摧毁文明世界的革命。”斯普鲁恩斯的评论耸人听闻,也许被自己的杞人忧天吓着了,默不作声静静朝前走。

两人离开公路,穿过路旁低矮的灌木丛,站在灌木丛一座上锁的机枪工事顶上,顶着火辣辣的烈日,望着浩瀚的太平洋。

“将军,自从在珊瑚海击沉三艘日本航母,美国海军力量逐渐占优了,不是吗?也许不需要一年,我们就可以从澳大利亚向北、从西岸向东展开全面反攻,夺回火奴鲁鲁。”作为一名年轻上校,杰米对战争始终持乐观态度。

“倒不见得,我认为日本难成大事。薄弱的工业基础,贫乏的物资供应无法维持长期战争。虽暂时占优,但难以为继。但是……”斯普鲁恩斯忧心忡忡。

“红色日本不足为惧,我更担心中国人。”

“中国人?”

“是的,虽然中美海战后,中美海军之间,就再也没交过手,海上争斗集中在潜艇和反潜上。美国告诉全世界,中国人的野心因为遭受巨大损失而化为泡影,实际上呢?杰米。”

“我们从来没能确定中国海军的真正损失,海军情报部门甚至懒得去调查,因为我们需要中美海战中,中国付出惨重的代价的结果。唯有如此,白宫和海军部才能开脱责任,所以从来没有人去质疑中国海军究竟损失了多少军舰。”杰米沉默了一会,郑重其事地说。

“不,杰米。”斯普鲁恩斯摇摇头,“我并不在乎中国人损失了多少军舰,即便像我们一样,损失了全部海上力量。但是,杰米,过去两年我们新服役了多少艘军舰?多少艘航母?”

“我们新造了11艘航母,另外将6艘商船改造成航母。”回答上将问题时,杰米回想起去年,自己曾参加的军事行动。

美国海军遭受重创后,只剩下一艘航母和几艘老旧战列舰,一夜之间不复存在。就在海军部和白宫陷入恐惧时,情报协调局一份情报意外摆到总统和金上将办公桌上,是一个双面间谍提供的关于中国人“隐形舰队”的情报。

华盛顿会议后,遭受限制的中国海军为尽可能保存力量,舰政部门设计了一种新型商船,快速集装箱滚装轮,这种最大航速达到27节的高速商船,从1927年代末,就源源不断将中国工业品,如成衣、小商品、中国卡车、轿车,运送全世界码头。尽管商船速度快,但油耗高,中国公司仍然在十年内建造了数十艘同类商船。

中国船运公司为缩短运货时间大量建造滚装轮,英、美、法三国,对此反应冷淡,他们宁可将老式油船和自由轮改造成集装箱船,也不愿意制造快速商船。原因是成本问题,三国船运公司在欧战期间采购了大量旧式船舶。当中国船厂在十余年间,大量制造商船时,三国船厂在缓慢的制造“更有效率”的大型散装轮或集装箱轮。不屑于费油的“混搭轮”。

但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却在短时间内,将大量集装箱滚装轮改造成航母、两栖攻击舰,直到这时英美两国才意识到,高速而费油,运营成本高的混搭轮,实际上是中国海军“藏舰于民”的一部分。当情报和一份巴西、阿根廷等国港内泊有6艘中国集装箱滚装轮的情报摆在总统和金上将面前时,他们同时做出决定,不计代价搞到6艘吨位不等的“伪装舰”。

随后在外交军事双重压力下,南美国家先后同意将扣留在港的中国集装箱滚装船交给美国。而阿根廷、智利则选择将中国商船驱逐出港。杰米当时参加了行动,率领巡洋舰队,在阿根廷外海捕获2艘25万吨集装箱滚装轮。六艘特殊商船抵达美国,只用了三个月,即完成改造,尽管航速低下,但6艘新航母加入,仍然让重创的美国海军缓过气来。

“但中国损失远比美军少,而且中国造船能力丝毫不逊于美国,甚至优于美国。当我们新建军舰时,中国海军每天都有新军舰服役。中国不像日本工业薄弱,他们的工业可与美国媲美,而在科技上领先于我国,机床、航空、舰船、vt引信、引擎、冶金等等。”斯普鲁恩斯不无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