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南如古井不波,对美国反应,国内已有明确指示。
“但,吴先生,贵国提供的运输机,明显有助于德国赢得战争,明显违背我们达成的共识。”
面对霍普金斯指责,吴南如无奈的耸耸肩,“贵国向英国提供军事援助远大于我国与德国正常民间贸易不是吗?我们不可能在未宣战前提下,禁止对他国贸易,这不符合我国宪法和所信奉的自由贸易原则。”
吴南如的回答让霍普金斯无言以对。对美国而言,苏联是次要的,苏联人能不能赢得战役,是苏联人的事情。
“好吧!这个问题暂时不予讨论。来瑞士前……”霍普金斯翻开桌上一份文件。此次会晤并不是质问中国在苏德战争中的立场,而是关于另一场战争。
“我国希望明白,贵国在世界大战中的立场与选择。”
“这一点,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解释,中国所持立场与选择,均为亚洲民族独立与解放,亦是我们在战争中的最根本底线。”吴南如郑重其事的回答。一直以来,这亦是中美最大分歧点。尽管去年,罗斯福通过驻瑞士大使向中国传达了他的看法。
“美国理解亚洲民族独立诉求,亦支持亚洲各民族、国家独立愿望,但却不能接受中国武力进军亚洲的扩张行动。”但最近美国人松动了,用罗斯福的话说“美国理解中国在当前情势下,以武力行动帮助亚洲民族赢得解放的行为。”尽管后话是理解而不是支持,但多少意味美国政府的转变,现实迫使美国不得不做出真正对美国有利的选择。
尽管不清楚美国人尤其是罗斯福做出转变和松动的原因,但吴南如多少猜测出转变或许和澳大利亚局势不无关系。澳大利亚,麦克阿瑟一败再败,近百万美澳联军苦苦支撑,而上原有泽的攻势并没有因为后勤保障困难而停顿,反而因后勤保障困难,不断加大进攻力度。
“仅仅上个月,贵国向日本出售26万吨商船,日本船运会社从贵国累计租用多达600万吨商船,吴先生,如果贵国只是为了亚洲民族的解放与独立,那么贵国对日本入侵澳大利亚提供方便,不知道是否与贵国一直高举的民主、自由之旗相符呢?”霍普金斯并没有直接反驳吴南如的回答,而是用事实进行反驳。
“美国政府不是同样自诩为世界民主兵工厂吗?美国及美国工业是民主国家最有力支持者。那么又如何解释贵国对苏俄的租借援助呢?霍普金斯先生,如果说苏俄是民主自由国家,我国亦认同德国党卫军是自由战士。”吴南如毫不客气还以颜色。中美两国都因自己利益支持极权政府,与美国赤裸裸援助不同,中国至少还披着自由贸易的外衣。
“贵国指责,极端无理。中日贸易均是正常民间贸易,自去年与贵国达成协议,我们对日本武器出口下降60%,甚至不惜承担巨额经济损失,禁止我国船运公司为日本提供直接帮助,这亦是我们诚意的表现。与我国减少与日本贸易不同,贵国却从未放弃对苏俄援助,源源不断的美国坦克、飞机、汽车、机械设备,不断加强这个极权国家的武装力量。”
吴南如喝了口茶,瞄了一眼对面的霍普金斯,他的脸色不出所料,变得非常难看。
“当然,我们承认我国对日本租借商船,确实有损美国利益。但,贵国武装苏俄亦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不过,为了表达诚意,如果贵国减少对苏俄援助,我国亦愿意减少对日本贸易输出。”吴南如笑容满面,尤其看到霍普金斯表情时更是如此。
美国绝不会放弃对苏联援助。迫于檀香山大屠杀,美国将注意力集中到澳大利亚及太平洋,美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牵制德国脚步。尽管苏俄工业、科技均无法与德国抗衡,但苏俄表现出的战争潜力尤其动员能力仍然让世人侧目。德国人一天内消灭苏俄50个师,但第二天苏联又会动员100个师。正因如此,美国才会不计代价援助苏俄。
“吴先生,中美两国必须抛开敌对情绪,展开建设性对话,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中美全面战争,不是吗?”面对吴南如提出的,不可能接受的条件,霍普金斯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话锋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