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页

“真纳、甘地曾公开宣称,印度或穆斯林只能踏着他们的尸体分裂,即然印度分裂了,就让他们的尸体也分裂吧!”纳拉扬清楚,真纳和甘地死在英国人手中,但幕后黑手正是此人。

在德里“仓皇”撤军时,看管真纳、甘地的印度警察没有得到将其转移或撤退的命令。蒙巴顿夺回德里后,根据伦敦指示,两个背叛大英帝国与煽动印度人反叛的土著,真纳在德里被处以绞刑,甘地则因急性肺炎死在监狱中,印度不可阻挡的分裂了,同样扯断了印度与英国之间的联系。

至于真纳和甘地的死是不是个阴谋,纳拉扬不在乎,也不在意。甘地也好、真纳也罢,在纳拉扬看来,并无区别。完整的印度并不主人希望的,主人需要一个国家。现在国家正受到挑战,唯一能给予帮助的就是“影子副王”。尽管戈尔康达王国有中国大使及数千名中国经济、军事顾问,但只有副王点头,他们才会向国会转达国王意愿。

戈尔康达是印度疆域最广、人口最多的土邦。王国地处印度半岛腹地,有二千万印度教徒和三百万穆斯林。在共和中国慷慨帮助下,海得拉巴邦获得独立,但二千万印度教徒,无时无刻不在威胁邦国。尽管印度承认戈尔康达王国独立,但一直虎视眈眈。

纳拉扬用并不标准的汉语提出国王的请求,纳拉扬只用半年就奇迹般掌握汉语,或许是纳拉扬成为海得拉巴邦独立后第一任首相的原因。

王公亮静静喝着咖啡,戈尔康达王国的尼查姆是邦国中的另类。国防军尚未进抵海得拉巴邦时,他就向中国捐赠一百亿华元,巨额捐款换取了海得拉巴邦高于其它邦国的地位,甚至恢复了戈尔康达王国旧称。尽管并非国务院所愿,但国会和国务院仍然在他的金元攻势下,选择支持。现在,海得拉巴2000万印度教徒让他再次做出选择。

学习克什米尔辛格,接受外交部理藩处册封,换取家族对戈尔康达王国未来统治,即便执行全民“议会选举”,作为穆罕默德的后代,他仍然可以统治拥有2000万印度教徒的国家。

王公亮放下咖啡杯,直视个头不高的语言天才,“纳拉扬首相,你应该通过我国驻贵国大使馆提出请求不是吗?中国军人绝不能干涉政务,相信我国驻戈尔康达王国谢大使一定会非常乐意将贵国意愿交予国会及外交部。”

在邦国施行“非中华联邦式理藩”是国会和国务院即定政策,国内不会拒绝。之所以对印度、巴基斯坦激进份子在邦国活动未加制止,就是要让现实迫使邦国做出合适选择,保持南亚大陆分裂。

南亚分裂,经济顾问对南亚大陆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目标只有一个:让4亿人口土地,变成中国经济殖民地,为中国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及成为中国工业品消费市场。在国防军军事行动中,甚至特意按照农商部既定目标,对一部分印度工厂进行毁灭的轰炸、炮击,以瓦解印度本土企业,将其变成中国产品倾销地。

第233章 万金油

共和31年11月,漫天飞舞的雪花笼罩伊尔库次克的俄军训练基地。训练基地是俄罗斯帝国皇家近卫军在1934年耗资数亿卢布建成的,以城市战为主的作战练中心,目的是训练近卫军同红军进行城市巷战,同样也是俄罗斯最大训练基地。

基地十几平方公里训练场上有政府机关、百货大楼、银行、工厂、机场、铁路甚至地铁,都是根据情报部门提供的苏俄建筑资料进行修建,惟妙惟肖。火车站中不仅有火车皮,还有信号灯、加水塔、加煤站,机场上有数种不同型号飞机。喀山战役给俄罗斯留下深刻记忆,使其极其重视巷战。俄国每支部队必须在巷战训练城接受三个月以上巷战训练。

训练中心火车站台旁,一名稍显稚气的近卫军准尉和几名俄罗斯士兵,在十几辆新送达的巨型坦克面前注视许久,仔细打量十几辆平板货车上的坦克。新坦克与他们熟悉的21式坦克截然不同。十几分钟后,稍显稚气的准尉,推门闯入不远处的办公室。

“长官!”准尉一进门,急不可耐的叫嚷,“新坦克是不是我们的?我的部队可以得到一辆吗?”

正在处理公务的莫罗佐夫不满的回答:“谢廖沙准尉,上面有军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