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型枪厂相比,家昌简直不值一提,但王朝阳知道合同对家昌意味什么,想到担负的责任,王朝阳紧咬嘴唇,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远处训练场上的枪声更加密集,半闭眼睛的王朝阳跟着机枪节奏,噢着空气中的硝烟,以便让自己达到最佳状态。少年时就喜好射击的王朝阳知道,老东家和全厂工友都眼巴巴盯着自己。
正当王朝阳调整呼吸时,突然救护车刺耳的鸣叫声响彻训练场,附近官兵纷纷朝救护车方向望去。国防军始终坚持战时怎么打,士兵怎么练的高逼真训练。训练时沉重的钢盔、单兵武器、厚重的间隔式防弹背心,全副武装,作战中需要携带的单兵装备一样不少。
钢盔156公斤、轻型战术背心2公斤、胸前插板2公斤、背后插板15公斤、步枪39公斤、刺刀11公斤、9个20发弹匣5公斤、4枚手榴弹21公斤、2枚烟幕弹1公斤、两枚无磷燃烧弹07公斤、防毒面具1公斤、急救包05公斤、60发备用弹11公斤、100发弹链195公斤……
训练和作战同样,平均每人负荷25公斤以上。背负相当体重三分之一重量新兵,看起来威风凛凛,其中苦楚自己知道,尽管30式作战背心比10式携具更舒适,但却依然沉重。背负沉重装备在泥泞训练场上匍匐前进更是折磨。
目睹机枪头顶扫射,人在挂着动物臭肠的钢丝网下爬行的二排的兄弟,木化启不禁万分同情。曳光弹从他们头顶掠过时,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脸上充满惶恐,甚至有人时而发出尖叫。
共和十六年,《公民法案》未获得通过,公权未被剥夺。但当年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有了新的诠释,象征自由、民主、正义、平等、统一的共和精神。五族共和早已无人提及,甚至有人认为那是共和初期的一大错误。
幼年时就在迪化国民中学上寄宿制学校的木化启,经过12年寄宿教育,假期时军训或义务劳动,早让木化启淡薄了和家庭的联系。相比家庭、兄弟、父母,木化启更亲近学校、同学和老师,甚至16岁时向警局提出申请,以学名取代原名。
离开中专踏入社会时,木化启觉得除了面貌和汉人有所区别,其它完全相同。吃同样的饭,穿同样的衣服,说相同的语言,向同样的国旗宣誓效忠。但到社会后,木化启可以感觉到自己和他人不同。
“你得为国家付出,才能获得公民权。中国人人平等,但要获得真正平等,只有行公民之责,才能够获得他人尊重。”
木化启满怀疑惑再次回到学校,老师如是对自己说。只有为中国流血,才能成为真正的中国公民,而自己身边鲜有为中国流血的长辈。
“我会证明。”木化启暗下决心。望着头顶扫射时的红色弹道,恐惧仍然在心间漫延,机枪自头顶扫射的恐惧远不是人类所能克服的,至少在木化启心中便是如此,但他仍然咬牙坚持。
身边战友和自己一样,都是来自轮台县,被单独编成一营,为了适应南方战场,来这里进行适应性新兵训练。战争爆发后,已经有超过5万同族报名参军,他们和自己一样,都希望用为中国流血、付出的方式,获得真正的公民权,而不是他人怜悯赐予的权力。证明绝对无愧于公民权,赢得他人尊重,进而得到真正的心理上的平等。
“三排准备。”一声命令,早已等候多时的木化启连忙随战友一同在钢丝网边趴下,腐烂的猪肠发出恶臭,令木化启无法呼吸。哨声响起时,沙包上的机枪响起来,拖着红色轨迹曳光弹在铁丝网上方掠过,趴在泥地上,枪托于双肘间的木化启连忙随战友一起朝前奋力匍匐前行,子弹掠顶而过的啸声让木化启觉得胯间一热。
“现在正在实弹射击,你们要忘记恐惧,勇往直前。”军士大吼。负荷近26公斤的木化启匍匐数米后,只觉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恐惧感不断加重,但仍手腿配合朝前匍匐。
“如果那个王八羔子抬起头,你就完蛋了。”与惊慌失措,甚至吓的尿裤子的新兵相比,军士颇为兴奋,不停咆哮,他咆哮甚至压过铁丝网间模拟炮弹爆炸黑药包的闷响。
“看看你们中间谁是软蛋,看看裤裆,你们这群兔崽子一定吓尿了。爬的比王八还慢,接着爬,加快速度,不要挤成一堆,炮弹只挑扎堆的炸。”